她是向众人开放的教会,不是封闭的教会。她拥抱整个世界,不排除任何人。慈母教会不让任何人,甚至是罪人吃闭门羹!这是圣神的力量,圣神的恩惠。慈母教会向每个人开放,向所有人敞开大门,因为她是母亲。
古巴正向世界开放,世界也正向古巴开放,这恰恰是若望保禄二世1998年所表达的祝愿。这是一段渐进式旅程,如今已看到迹象。古巴天主教会正在社会中争取自由空间,这个社会直到90年代还是以无神论为官方思想。
在迁移过程中克服了文件丢失的困境,后来在1881年,教宗良十三世向学者们开放档案馆,让他们随意查询资料。从那时起,为研究档案馆的文件,在罗马设立的国际学院不计其数。
大陆变得较为开放后,对他们有相当吸引力。 他指出,从国外来的会士大多走学术研究路线,应该会考虑到大陆工作,因大陆高等教育界需要他们,有博士学位的会士发展的空间大。
他似乎抱持开放的态度,使得罪恶、良心及宽恕等观念,不再是天主教会独专的范畴。 教宗仿佛在暗示,没有信仰的人不一定会被排除于天主的宽恕之外。
在内心的躁动中,人最陌生他自己和别人;而在公共的静默中,人则最亲近自我和他人,因为公共的静默能够使他向富于意义的语言开放。
教宗在讲话中指出,从忠贞、见证和对生命开放的态度,便能认出基督徒家庭的面目。教宗强调在大力提倡个人权利的当今时代,家庭的团体幅度应受重视。 家庭是彼此相爱、同甘共苦的团体。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慈悲与安慰为主题,谈到目前数百万移民被拒之门外的悲惨遭遇,希望各国执政当局敞开心门,开放国门。教宗强调,天主没有离弃我们,即使在今天的悲惨情况下,祂依然与我们同在。
他们不应在自己的住房找归属,因为教会和世界才是他们履行使命的开放场所;他们的宝藏乃是把主耶稣置於生命中心,不为自己谋求别的东西。
教宗在弥撒中表示,修和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毫无生机、十分遥远,而是一扇门,向众人开放,向50多年来在冲突中经历悲惨现实的每个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