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已经没有用,等待的就是无尽的丧亡,不会再有任何怜悯和安慰,与天主永远分开,再不能相见,何其绝望!很多时候,我们会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的灵魂还差不多,没做什么大恶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教理简编314条说:耶稣怜悯病人,并多次治好各种残疾的人,这些都是清晰的标记,显示在他身上天国已来临,即战胜罪恶、痛苦和死亡。
一个善牧不说这种保持距离的话:没关系,我在精神上与你同在,而是做天主父所做的:天父因着怜悯和慈悲,藉着成为血肉的圣子接近人。
先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在任克拉科夫总主教为汉娜主持葬礼时说:谢谢你,汉娜,你曾在我们中间生活,你就这样,一如昨天,你是基督真福八端的化身,尤其是其中一端所说的‘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
(玛廿五35)教宗说:「今天,世界上有许多人试图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受到基督的温柔、怜悯、慈爱与接纳。当妳们为那些有需要的人做天主温柔的工具时,妳们就在为他们提供妳们见证的宝贵礼物。
它就是耶稣在福音中教导我们的真福八端:温良、神贫、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等,这些明灯陪伴我们不迷失道路。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第三个维度——现在。
那些体验到天主慈悲的人才懂得同情和怜悯别人。关于这最后两条诫命,教宗强调,这不仅是十诫里最后的几句话,也是十诫旅程的完成。事实上,正是这最后的诫命在强调罪的共同根源是恶念,它使人伤害自己和别人。
天主是施予我们无限怜悯的父亲,愿意祂的子女没有畏惧地与祂交谈,直接对祂说:‘父啊’或在困境中说:‘主啊,祢对我做了什么事?’要直接交谈。
这幅浮雕的画面幷非斩首时的残酷时刻,而是致命之前的片刻:刽子手从刀鞘中拔出剑那一刻充满怜悯的表情与这位使徒的刚毅与安详面容形成了对比,足见保禄是把圣言传到天涯地角的信德勇士和见证人。
从那一时刻起,“在马耳他岛的停留成了保禄为所宣讲的圣言充实‘内容’的有利时机,同时他也行使怜悯的职责,医治病人”。教宗说:“这就是福音的规则:一个信徒体验到救恩后,不将这经历据为己有,而是传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