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对人的服从遂成了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服从天主的标准。对爱德而言正是如此。首条诫命虽是爱天主,但它的检验标准却是爱近人。圣若望写道,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怎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
有一个人对他说:“老师傅呀,我能治好你的眼睛。”老人回答说:“你不必费心了,我需要看到的,我都能听到。因为眼睛闭着,不一定都在睡觉,而眼睛张开的,也并不一定都能看到。”
教宗说:“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主要不在于你说什么或没说什么,而更是该如何说。”
西满伯多禄作为宗徒之长代表所有的宗徒们回答说:“你是默西亚”(谷8:27-35)。在其它对观福音中更记载了,伯多禄宣认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16:16)。
我身上没带一分钱,不信你可以来搜身,把我衣裳剥去也不值几个钱,即使我的命也值不了多少钱,我看你也不像个凶恶的歹徒,想必你也有难处,所以不得已你才干这种事。
1.主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召罪人。(谷2:17)有一座教堂贴了这样一个条幅:你若是完美之人请不要进来。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上主,你若细察我的罪辜,我主!
诚如这位宗徒所言:你有什麽不是领受的呢?既然是领受的,为什麽你还夸耀,好像不是领受的呢?(格前四7)坎塔拉梅萨神父指出,我们只有罪不是从天主领受的。因此,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就是承认我们的一无所有。
天主主动并毫无保留的爱自然至关重要,同时我们的回应更是不可或缺,在人类的救恩史上,天主一直不愿意让人被动,天主也不强迫我们去信他和承行他的旨意,所以我们的信德不是一个被动的事情,同样服从也是掌握在我们的自由意志之下
任何文化中,总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你说出上句,人们自然会答出下句。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你说慈母手中线,人自然答游子身上衣。你说举头望明月,人自然答低头思故乡。
不是坐牢,就是被杀,或者天灾人祸,家破人亡,死后还要下地狱。毕竟还是好管家多,他们总是尽职尽责,为大众服务,能力大的,做出重大成就,使世界欣欣向荣;能力小的,也为世界添砖加瓦,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