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个人恩怨、大到民族纠纷,哪一个能通过针锋相对的斗争而将矛盾摆平?
度奉献生活的人如何分辨、警醒及个人纪律?教宗回答说,警醒是基督信徒的态度。问自己我心里发生了什么事?这很重要,因为我的心在哪里,我的宝藏就在那里。
老实说,离婚自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个人意识的觉醒,但比较高离婚率又折射出社会情感一种扭曲和不稳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然而,在基督徒看来,神恩远远胜于个人才华,胜过人可具备的某种素质。神恩是一项恩宠,是天主父藉着圣神的行动慷慨赐予的恩典。
就像信仰之父亚巴郎那样,坚信上主自会照料,竟愿将自己的独生子当作全燔祭献给天主,(创22:1-18)毫不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要善度奉献生活,必须有热切的望德。
他说:「就个人来说,要是没有这些诱惑以及这些热烈的讨论;没有圣依纳爵称之为精神的流动(《神操》6);要是一切都处于一致同意的状态,或是在虚假而寂静的和平中默言无声,我会非常担忧及难过。」
我在海外的服务也渐渐进入了正轨,不再处心积虑地想回教区了,普天之下,哪里不是天主的牧区,哪个人不是天主的子民?
它们都会留一些食物给这个人吃,有一只猴子还会拿了食物给他吃。所以王教授才对这条大黄狗说如果我饿了,不要赶我走!
但还需要认识到一点,个人或者地方之后便是教会的使命了。这就是说,同一个团体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传教使命。满怀着更新的激情、踊跃参与传教事业。
威廉细致地将这两行足迹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结论,这显然不是同一个人的,因为它们都是左脚滑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