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自己对主的无限敬爱,每位教友把教堂当作自己的家,在神父的带领下,5天的避静学习生活井然有序,没有一点喧闹,大家的交流靠的是眼神和行动。这种静,让人感到走进了祥和安宁的桃源境界。
不过由于相处时间太短,交流感觉不自然,会觉得尴尬,所以也没有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意向。凌晨四点左右在不远处山上发了山体滑坡,赖主的保佑我们都平安,让我觉得我一定离不开主的庇护,我爱主耶稣直到永远。
终身执事职逐渐受到教会上下的关注;观光牧灵福传培训交流首次在京举办,移民、游客、流动人口及城镇牧灵福传渐获地方教会重视。 这一年,适逢信德同仁与中国教会及广大读者朋友同行服务25周年。
出堂之后本堂神父邀请大家前往客厅,神父为大家准备了茶水与水果,教友们与神父座谈交流,分享朝圣的喜悦。
神父、修女们上门与教友团聚、祈祷、交流、分享,加深了与教友的感情,进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圣化家庭的甘甜滋味,使得原来很多的家庭矛盾得以化解。在此基础上,整个堂区设立六个主日点,负责培训教友。
语言是人群沟通和交流工具,然而,许多时候,不同人群之间的语言也成为人互相阻隔的原因。当语言被罪恶污染后,人们常常会遇到沟而不通的尴尬。门徒们说的新语言就是福音的语言,就是爱的语言。
这神圣的交换于整台弥撒中继续出现,基督的头(司铎)与奥体(信友)一直持续地互相交流,并巩固他们的合一。
10分钟后到了老人的家里,一进门我看到老人躺在炕上,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和老人交流后,老人同意我们帮助她,我们的陪伴员为老人洗脸、洗手、洗脚、理发、剪指甲。
下午的祈祷服务生活工作坊中,有修女们的圣召交流,修女们所做的教会的工艺美术展览,以及建设修会、建树基督、见证信仰的分享,探索自己的将来,以及修会的将来。
他们很主动,愿意坦诚地和别人沟通,交流。有的人病情是被耽误了,检查不出,或不知道哪里可以治这种病。有位妇女讲述说,刚患病时,她整个身体都肿起来了,一天比一天严重,而且皮肤有些发黑,满身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