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的胡庄,土墙布瓦,房屋参差。民风古朴的村民,十分好客。车刚到山庄,有的教友就拎来了一桶开水。大家随一位60多岁的老人进堂祭拜,之后陪我们到不远的若瑟山。
实际上也的确存在着一些奇怪的巧合:“神秘物体”距探险家纳瓦拉找到的一块木头的地方只有几百米,而那块木头位于“阿赫拉峡谷”附近的埃奇米阿津修道院。
有的人说呆在家里也可以敬拜上主,却忽视了弥撒是至高无上的祭献,是耶稣在加尔瓦略山苦难的重现,对上主感恩的最好礼仪,是获得基督救恩最有效的方法。
1908年1月6日在跑马地兴建了一间名为加尔瓦略山的会院。多年来此会院成为一所私家医院以及年老病弱者的庇护所,其后成为一间学校。1916年,修女们搬往铜锣湾,开始了历史性的迁移。
当他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迈向加尔瓦略山准备受难时,对一路跟随他、为他哭泣的妇女们这样说: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路22:28)。
100年为我们的信仰是难得的沉淀,为基督的教会也是一份宝贵的遗产,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条瓦都比我们久远,它们是前辈用虔诚和热心为主基督搭建的住所,又是前辈以正义和牺牲维护的住所,更是福音薪火传递的住所。
安德烈修女又踏进萨瓦省(LesMarches)的一家疗养院为同辈们服务了30年之久,享年105岁。
在上主那伟大可怕的日子来临以前,太阳要昏暗无光,月亮像血一般的红,而这黑暗吓人的景象,也叫我们记起加尔瓦略山。当太阳变得昏暗,紧接而来的是救人的肯定,凡呼求上主名字的人,必然获救,必有救援。
18岁高中毕业后,她正巧遇到从印度传教回来募捐的爱尔兰洛雷托修会的修女,遂决定加入这个修会,好去印度传教。龚莎于1928年到了爱尔兰洛雷托修会总部,经过半年的准备到了印度。
欧洲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专研教堂建筑再利用的社会建筑学家托马斯·高曼士教授对《境界》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