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学习若瑟的谦虚、具体和富于信德的服务,应该像若瑟一样伸开双臂,为看护所有的天主子民,并在真诚和温和当中接受全人类,尤其是那些最穷、最弱、最小的人,即玛窦在其福音中所说的那些饥渴者、作客者、病人和被囚的人
《圣经》然後又说天主是宽仁的,意思是宽大及怜悯,以祂的宽阔心胸,俯身帮助弱小者和贫穷者,总是随时予以接纳、体谅、宽恕。
这也是父给他的使命:天父不愿意这些弱小者丧亡一个。这就是耶稣善牧对我们的执着,他宁愿自己承受一切痛苦,背负我们的罪恶,也要把我们找回来。而我们面对牧人的苦心,还要继续在外流浪吗?
这一年,各地神长教友慷慨奉献,笃行仁爱,践行信仰;全国及地方教会联手进德公益,将爱心送至中外灾区;基层教会爱心小组不断涌现,居家探望、慰问,救济弱小者成为日常的慈善行为;从街头桥洞到麻风村落,穿梭于贫苦病患间的身影更为频繁
挖掘教会人士参与抗日事迹不仅能够为中华民族抗日史提供更多详实的历史实证,也可以由此说明基督徒历来都是秉持民族大义者,为了同族及弱小者愿意牺牲自己来抗衡侵略与残暴。
徐主教表示,神长教友为弱小者奉献爱心应该是常态化的行动,耶稣基督让我们爱“最小弟兄”的教导更应该是每个人都奉行的精神,“不在奉献的大小,爱心永远在路上,永远需要我们做下去。”
相反地,祈祷是积极的行为,而不是逃避现实或自我安慰;祈祷是希望的力量,是信赖天主的力量的最大表现,天主是爱,他决不会丢弃我们…祈祷是弱小者和神贫者的利器,这个利器足以抵制任何暴力,甚至用福音的非暴力来面对暴力
「恐惧、偏见和虚假的宗教情愫:这是严重不公义的三大祸根、三种『心灵的癞病』,使弱小者受苦,把他当成垃圾丢弃。」那名癞病人体验到的排斥,今天也一再发生。「我们不要认为那些只是过去的事。
耶稣要我们在祂的陪伴中充满喜悦——祂就是教会的新郎;但祂也要我们参与祂的苦难,这也是弱小者和穷人的苦难。耶稣是大家的耶稣。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耶稣消除了犹太律法对洁净与不洁净食物的区分。
让慈悲化作爱的行动,善用天主慈悲的恩典去实践爱德,帮助弱小者,给需要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工,做到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其次,更新自己的信仰,作为堂区团体一分子,要走在前面,在服务与爱德方面作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