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天主最大的怜悯和慈悲就是派遣他的独生子降生成人,受苦受难,为人类的得救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教会历史上所有被天父慈悲面容---基督感召的无数男女应该回应天父,用他们的生命和鲜活的榜样去见证天父的爱即慈悲
为他人代祷如此讨天主喜欢,因为它不存任何私心,清晰反映了天主白白的赐恩,符合天主的旨意;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弟前二4)。
教宗勉励道:我们要让恩宠再次塑造我们的心,好使心里相信;我们要让恩宠开启我们的口,好使口里承认、获得救恩(参阅:罗十10)。因此,让我们用伯多禄的话回答说:‘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
他表示,基督徒宣讲的核心在於基督为了我们的得救,死而复活。「耶稣还活着!这是宗徒们对当时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宣讲。他们甚至以生命、以鲜血为这宣讲作见证。
当拉匝禄还在富人门前时,富人有得救的机会,但现在他已经陷入不可挽回的地步。这与天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天主对我们的慈悲与我们对他人的慈悲之间存在一种连系。
教宗在礼仪讲道中指出,《玫瑰经》祈祷概括了天主赐予慈悲让人获得救恩的历史。通过祈祷和默想耶稣的生活,我们再次看到祂在各种处境中与需要帮助的人相遇的慈悲面容。
天主希望全人类都得救,都能成圣。但人往往把持不住自由意志,使得一部分人背离天主的计划,堕入永死的地狱。犹达斯,耶稣曾拣选的宗徒之一,应该是像其他宗徒一样,成为后世敬仰的圣徒。
可以说为了教会的发展、群羊的得救,周学清神父与乌拉特后旗天主堂的教友为堂区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为跟随祢而舍弃了一切,我们能否得救呢?教宗指出:耶稣的回答十分明确,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舍弃一切跟随我的必将得到赏报’。
我们的得救的确是祂的恩典,但救恩史更是爱的历史,需要我们接受并参与祂的爱,一如我们的圣母玛利亚和她之後的诸圣人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