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体力行,鞠躬尽瘁地为基督的神国拓疆扩土,而成了教会的“传教主保”。b祈祷式的福传——就像圣女小德兰。
菲丹齐奥教授说,这次考古发现让“我们圣经学者激动不已,“但以色列人也更感兴趣,他们强调这些研究如何与他们身份的关系,以及在以色列土地上临在的历史”。
地点的选择并非偶然:庆典在他非常依恋的家乡岛屿进行,巴尔多禄茂还回顾了在1923年签订洛桑条约之前,曾有6000名希腊基督徒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牧人的关爱教宗表示,他知道许多亚美尼亚信众“分散在世界各地”,有时在极其辽阔的土地上,主教们“很难探访他们”。
他敦促东帝汶的圣职人员、修会会士和要理教员要回归信仰的本质,并认识自己是在东帝汶土地上的“基督的芳香”。
徘徊于栅栏墓地,研读碑文,细观石刻,从字里行间,花蔓瑞兽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涌动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生命存在于每一石碑中。栅栏墓地凡是传教士、教友都于墓前立碑,个别墓依欧洲习俗设碣石于地面。
树之根本在地,而从土受养,其干枝向天而竦。人之根本向乎天,而自天承肓,其干枝垂下。君子之知,知上帝者;君子之学,学上帝者。因以择诲下众也。上帝之心,惟多怜恤苍生,少许霹雳伤人。
使新教友从量变到质变,把撒在路旁的种子进行移植,把撒在石缝的种子去增土施肥,把撒在荆棘里的种子以除草、洗灌,使他们成为良种富田,结出百倍果实。因此,教会受洗后的培育工作必须跟上,对症下药,决不可忽视。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我们太原教区的李建唐主教在一次讲道中所说的:“改革开放以来,教会的圣堂象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屹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彰显了主的荣耀,这固然很好。
圣地位于土山上,曾建有圣堂和山泉,1958年被毁,1980年宗教开放后恢复朝圣活动。1985年建起简易露天祭台,到1998年建成了一座大露天的亭式祭台、圣母亭、苦路亭和几间附属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