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如果丢失慈善撒玛黎雅人的那种给予生命的温柔,她就会迷失”。教宗解释道:“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是主教牧职的泉源。我们的存在就是要彰显天主的关怀。”
教宗追悼她无偿帮助最弱小者的善行说:她以实践慈善撒玛黎雅人的举动,结束了现世的生命。
在斯德望殉道后,紧接着就爆发了严厉迫害耶路撒冷教会的行动,“许多基督徒都逃散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教宗指出,在《宗徒大事录》中,受迫害好似“宗徒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然而,福传的火焰并没有熄灭。
正义与爱德:真正的爱德同样需要正义的支持,《旧约》依撒意亚先知呼吁“真热诚的表现”时说:“你大声呼喊,不要停止,提高你的喉咙,犹如号筒,向我的百姓宣布他们的过犯,向雅各伯家指明他们的罪孽。看哪!
教宗说:他们来自世界不同地区,表示教会遍布世界各地的普世性;授予他们罗马城一个领衔堂区或领衔执事区,表示枢机属於罗马教区,按照圣依纳爵的名言说,罗马教会‘主持所有教会的爱德工作’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2020年12月24日圣诞子夜弥撒的讲道全文:今夜,依撒意亚的伟大预言实现了:“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依九5)。“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
(格前十三:12)所以,天主是不可能被完全了解的,也因而把天主只作为“问题”而企图以理性解决,便显得高傲而愚蠢了。当然,“信仰寻求理解”,但这不意味着像理解几何图形一样地理解天主。
作为先知,依撒意亚在他先知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多次邀请人们前来接受喜乐,他指出这种喜乐在未来将会满溢(参阅依9:2),天上、荒野和不毛之地必要欢乐(参阅依35:1,44:23,49:13),上主所解救的人必要快乐地呼喊着进入耶路撒冷
依撒意亚先知在当天的第一篇读经中宣告说,以色列子民在巴比伦流亡的苦役期已滿,要他们接纳上主的安慰。教宗从这一点展开他的弥撒讲道,他说:子民需要安慰。上主的临在就是安慰。这种安慰即使在苦役期也存在。
(依撒意亚书53:6)象征耶稣4,他受虐待,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他也同样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