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本笃十六世在周三要理讲授中的一些重要教导﹐他在2005年4月27日主持教宗牧职内首次周三公开接见时﹐说明他取名号的理由: 「我之所以愿意称为本笃十六世﹐为的是在精神上与可敬的本笃十五世教宗有所关连
亲爱的圣母玛利亚,我们天上的妈妈,你是无染原罪、纯洁无玷的,你是我们世人的主保,你是我们得救的保障,我们跪伏在你的台前,求你垂视怜念我们,我们愿意听从你的教诲,每日诵念玫瑰经,多做克苦,求你赏赐世界和平,教会广传于世,
据悉,由于太平地区全是上世纪80年代新领洗的教友,人数多、信仰底子薄,曾经在已故张强华神父和常存款神父、宗世凯神父、贾越峰神父的努力下,近20年教友人数剧增,已经成为三原教区新的牧灵开发区,1994年在西安已故李笃安主教的大力支持下
基督的信仰,归结而言,就是对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此信仰一开始就被辨认为一种普世的宗教。基督的信仰必须传向非犹太人的地区,传到外邦人那里。
因为普世教会的音乐传统,形成了超越其他艺术表现的无价之宝。无论是圣经,或是教父,都曾称扬过圣乐;还有罗马教宗们,尤其以圣比约十世为首的近代教宗,更阐明了圣乐在敬礼中所有的服务作用。
他自己为了救赎普世的人,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爱人的范围是指一总人,所有的人。这种博大精深的爱是基督教义的特点。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讲话中又说:“博爱精神也是法中两国对话的主要目标。”
教会于圣周五纪念基督苦难奥秘,教宗在罗马斗兽场主持拜苦路礼仪(梵蒂冈电台讯)昨天是圣周五,普世教会纪念救主耶稣的苦难。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昨天晚上9点15分,在罗马着名的古迹斗兽场主持传统的拜苦路礼仪。
流传的中外教史虽无据可查出耶稣福音早在公元第一世纪传进中国,但此传说一直在中外教史书中常有所载。而时过两千余年,今日春雷一声震天地,“汉画像石”上的圣经故事,把中国教会史至少提前五百五十年。
基督教就不谈炼狱,为他们,信徒去世以后在主内安息,等待世末的审判与复活。由此亦可推知为何新教没有封立圣人圣女的传统。
按中国传统,人纵有“志在四方”之抱负,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之情怀夙愿,但“落叶归根”,却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可圣沙勿略为了普世的福传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长眠于中国南海之滨而无悔无怨,着实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