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对话也涵盖了奉献生命的幅度。面对神学院的师生,教宗鼓励他们在阿拉伯和希伯来语言及文化课程中发展对话,促进与犹太宗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认识共同的根基和彼此的差异。
「亲爱的朋友们,请看看这几天为人所知的真英雄:他们不是有名望、财富和成就的人,却为服务他人奉献自己。你们要感受到蒙召冒生命危险,不怕为天主和他人挥洒人生。」
关中腹地,泾渭两岸,一位牧人手持牧杖,废寝忘食的四处寻觅羊群,即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从未阻挡住匆忙的脚步,穿梭于高雅的大堂之间,顿足于破落的茅屋之旁,为一切人成为一切人,以慈悲和怜悯温暖绝望的心灵,用奉献和牺牲皈依堕落的生命
她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疾病、经济危机,但更多的是祈祷,以及每日的参与弥撒。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在帮助处于危机中的夫妇。天主的爱是她生活的理由。
教宗转向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照护病患的工作人员,以及为受苦者奉献宝贵时间的众多志工。教宗写道:「亲爱的医护人员,你们本着爱和专业素养在病患身边履行职务。
“有许多了不起的修女、许多女性奉献生活者,也有许多男女平信徒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与他人分享。
初入修院,和那个时候的修士们一样为了奉献自己,追随吾主走天路,他们年少便吃了不少苦。修士们在杨院长(即后来周至教区杨主教)带领下,白天劳动,晚上学习,住通铺,吃大锅饭。
她效法王安云的榜样,不仅热心祈祷,而且在行动上表现出了基督徒的无私爱德,时常自带礼品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拿出有限的退休费购买圣牌、苦像赠送给新领洗的教友,主动要求轮班在堂口服务。
并且我深信诸圣相通功的道理,女儿在天国得胜的教会为我们活着的人祈祷,而我这留在世上战斗的教会,需要继续和魔鬼、世俗、肉身这三仇作战。我们在圣神内仍是一身,仍是相通的,只是暂时不得见而已。
祈祷完毕,我们同她聊了起来,话题自然是从武永波姆姆说起。她告诉我们,武姆姆爱主心切,她心中装得下整个世界,唯独没有她自己,以致为许多同道所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