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里第一次提到圣神的恩赐来自建造圣殿时:“我以天主的神充满了他,叫他有智慧、技能和知识,能制造各种工程,能设计图案、能雕刻宝石,镶嵌、雕刻木头”(出31:4)这些应该促使人们认识唯有天主是创造者。
第二年春,全村教友集资修建二圣心楼各一座于村之东西,并将全村奉献于耶稣圣心;并在7月派代表前往山西八台圣母堂,献旗一对,以表谢忱。二:1917年冬天,小巴拉盖村鼠疫流行,死亡十几人。
每当我们聆听耶稣的话语,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参阅:路廿四32),于是我们便渴望把生命献于天主,自然而然地,我们便想找到一种生活方式,以回报天主早已赐给了我们的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人的生命从出生就是一条迈向死亡的路程,这句话看起来很悲伤,毕竟生活的终点不是走向死亡,可是生命中的死亡却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关卡。
玛利亚老太太,能够觉察到自己一生没有止息的嫉妒心理,可是让人心痛的是这种嫉妒仿佛身体的影子,总是如影随形。这世上果真有疗妒汤吗?《红楼梦》第80回讲了一个故事。
教宗方济各接受缅甸总统廷觉的邀请,于十一月最后一周访问该国时,将集中尝试改善约一百万名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所面对的困境。这也是首次有教宗牧访当地。
教宗指出,祈祷是与天主的“交谈”,在人与天主的交谈中,“祈祷成了话语、祈求、赞歌和诗篇”。教宗首先解释道,话语出自情感,“但也存在逆向行程,即话语塑造情感”。
人的岁月,岂不像佣工的时日?”(约7:1)“在空虚,消逝如影的人生少数岁月内,有谁知道什么事对人有益?又有谁能给人指示,他身后在太阳下要发生什么事?”
人对财富的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财富,一是精神财富。当我们说:某某很有钱时,意味着这个人占有了很多的物质财富。当我们说:某某很富有时,这里的“富有”将更偏重于精神层面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