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福音中的一段话为我们拨云见日:“如果我仗赖天主的神驱逐邪魔,那么天主的国已来到你们中间了”(玛12:28)。
我们犯罪,得罪了天主,便该受相当的罚。换句话说,即使天主赦免了我们的罪,仍可命我们受相当的苦,为陪补我们的罪。天主借圣洗圣事能赦免我们的原罪,使人从罪恶的境界,到达宠爱的境界。
同样,我们领洗入教,也是为了报答天主对我们的厚爱,是无条件的,根本不存在从天主那里获取赏报的问题。
爱的思念,激活了心中那份祈祷的热情,所以跟天主谈谈这些思念,成了一种幸福的祈祷。在这份爱的思念中,尤其能够带给我前进能量的则是对于过往曾经与天主相遇的点点滴滴。
家庭具有普世幅度和责任感,它并非只顾自己的亲情,而是使世界成为一家,坚信天主慈悲的护佑。
如果你听他人的祈求,天主也必垂听你的祈求。
记得高考过后,一位热心的传教员来到我家,搂着我的膀子说:别伤心,天主安排的一切都是好的。我茫然:天主安排全班第一的我考了连二本不到的分数,让我上不了好的大学也是好的?
他说,圣经的灵感和真理这个主题不仅对每个信徒重要,对整个教会也如此,因为教会的生命和使命建立在天主圣言之上,圣言是神学的灵魂和基督信仰生活的启示者。
教宗方济各诠释当天读经选读的《伯多禄前书》,指出我们哪怕在考验中受煎熬,依然怀着天主在我们心中点燃的喜乐,天主藉基督重生我们、给予我们希望的喜乐。教宗说,初期基督徒将这希望描绘为天国的锚。
对于她们的话,我始终无动于衷,而她们没有失去信心,为我这顽固不化的人向天主祈祷,每天为我送来精神食粮:圣经、“信德”及各种天主的图像和圣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