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閲:路一28)这是孕育生命和产生希望的喜乐,天主以我们展望明天的方式和看待别人的态度成为血肉。愿我们将这喜乐化为关怀、好客,以及对众人的慈爱。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的人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为了在耶稣基督内的信仰饱受磨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种突然而来的重视像一股暖流一下子充满了匝凯的生命,他便赶快下来,喜悦地款留耶稣。匝凯遇到了耶稣,遇到了生命的新希望,新喜乐。
首先,他们渴望一个真实的教会,这个教会因其树立楷模、能够胜任、勇於负责和坚实的文化底蕴而有号召力;她能依照福音精神而非说教式地分享青年的生命;她应是一个透明、善於款待、诚实、具有吸引力、能沟通、接近人、
(玛1:21)也是永生和丰盛生命的渴望,“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11:26)“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
因此,重要的是能识别出虚伪,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好似有双重生命,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是想象的,即我们自己或别人以为我们的样貌。但我们很在意建立这第二种生命。神父从戏剧的视角来阐明虚伪。
当时我强烈的感受到,虽然疫情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冲击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但磨难却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珍重生命,更加团结和坚强。
植物的根需要空间才能持续成长,最终打破花瓶,同样地,生命也不断地成长,终能突破限度。此外,教宗再次谈及头脑、心灵与双手的语言,也就是思想、感受和行动之间的协调。
教宗希望信友们做传福音的门徒,蒙天主召叫去见证改变生命的智慧。教宗首先引用当天弥撒读经二的内容(参阅格前一22-25)强调,“圣保禄告诉我们:‘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
教宗希望信友们做传福音的门徒,蒙天主召叫去见证改变生命的智慧。教宗首先引用当天弥撒读经二的内容(参阅格前一22-25)强调,“圣保禄告诉我们:‘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