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救恩史上,我们看到了亚巴郎的榜样:天主召叫他离开他所熟悉的世界,与主一道踏上了一条探险的征程(参阅创12:1-4)。
(希13:8)在中国,教会亦蒙召作基督的见证;憧憬未来、在宣讲福音中要考虑到中华民族所要面对的新挑战。 今天一如既往,宣讲福音就是宣讲和见证被钉死而又复活了的耶稣基督、新人、战胜罪恶和死亡的胜利者。
来自重庆的丁杨神父提出了广开渠道传福音的重要性,他强调现代人特别需要圣言的滋养,丁杨神父1996年开始接触教会,作为一个教外家庭的独子,领洗后又响应基督的召叫,走进修院,并圣了神父。
基督信徒蒙召跟随耶稣,承担仆人的身份,以无偿和无私的态度为他人消耗自己的生命。基督信徒不追求权力和功名,而是为了教会的益处,在言行上谦逊地奉献出自己。
在浓郁的宗教气氛熏陶下,他喜获圣召开始慕道。入学的第二年他领受洗礼并立志全心归向上主。他放学回家时常向母亲讲道理,母子二人心有灵犀,年逾五旬的母亲原是佛教徒,后皈依了天主教并成为一名虔诚的教友。
教宗良(LeoI)的《讲道集》“普天率土,只有伯多禄一人在万民的蒙召中高居首位——领导使徒和教会的一切教父。虽然在天主的子民中有许多祭司和牧者,但都由伯多禄管辖。
教宗说:“我们也需要这种耐心,以免陷入这样的陷阱,就是‘感叹世界已不再听我们的话’或者‘我们不再有圣召了’,‘这不是容易的时代’。”
因主而生活,我们不仅充满内心的喜乐和平安,而且无论在哪个境遇中,都能看到新希望,看到天主对我们的召叫,看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所面对的人都有永生的价值和意义。
当时耶稣召他们时说“来,跟从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自小,我就知道有一个国家叫以色列,那儿有一个海叫加里肋亚。其实加里肋亚海,是一个淡水湖,面积比阳澄湖略大。
看,是因为你们蒙召有一种特别留意的眼光,好知道公共利益受到威胁、蛰伏在公民生命上的危险、我们所置身其中的环境、社会和政治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