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依肋乃说:天主的光荣就是每个人充满生命。耶稣基督的光荣就是他的苦难。通过苦难,他把救恩带给每一个人。在苦难和死亡面前,他选择去爱。我们庆祝耶稣基督的苦难,实在是庆祝在苦难和死亡中爱我们的天主。
德肋撒修女也给我们指出身教胜于言教的福传方向:“你得让别人在你身上看到耶稣,让他们看到你如何祈祷,让他们看到你如何圣洁地生活,让他们看见你如何与家人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家庭得着平安。”
德肋撒姆姆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需要一句安慰的话、需要一个鼓励和陪伴的人,比需要一块面包的人,多得多。当我们怀着赤子童心,分享出自己的“五饼二鱼”时,我们的家庭、团体和社会就会被爱所更新。
(《童贞玛利亚玫瑰经》宗教牧函和《论救主之母》通谕)它要求祈祷者运用想象力,如同“心灵的电影”,进入耶稣和玛利亚生命中的各个场景:从纳匝肋的谦卑小屋,到加尔瓦略山的惊心时刻,到复活清晨的荣耀光辉,再到晚餐厅的体血纪念
在二千七百多年前,依撒意亚先知看到万邦朝圣,天下归神的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时,兴高采烈的欢呼:“看啊!有的由远方而来,有的由北方和西方而来,还有些由息宁而来。”
纵观整本圣经,所有的事情如没有人的参与,天主好像什么也不做(参亚3:7)。发函这样简单的事,可谓人人可参与。弥撒结束后,让教友们每人拿上些函回去发给左邻右舍及身边的人。
这也是他前来韩国参加亚青节的原因之一。更有趣的是第三页,此报继续发挥教宗访问亚洲是梵蒂冈在地理区域上焦点的转向。亚洲的天主教会虽然占人口的少数,却是个精力旺盛的教会。
就像信仰之父亚巴郎那样,坚信上主自会照料,竟愿将自己的独生子当作全燔祭献给天主,(创22:1-18)毫不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要善度奉献生活,必须有热切的望德。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著名的圣方济各·亚西西的祷文来互相勉励:上主啊,容我担当你和平的工具;在仇恨之处播下仁爱;在伤害之处播下宽恕;在猜疑之处播下信任;在绝望之处播下希望;在幽暗之处播下光明;
我姥姥的太姥姥曾听过亚西西的方济各讲道,我们家代代相传,都记住了他对咱们小鸟的劝告:‘我的鸟姊妹,你们受助于天主太多了,所以你们一定要随时随地感谢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