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的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520年就建起天使报喜圣母大殿,殿内成立一个合唱团。后来,许多教堂也陆续建成,为市井平添了优雅点缀。
在露德看到圣母的圣女伯尔纳德和被称为行乞朝圣者的18世纪圣人本笃·若瑟·雷伯是若瑟·拉青格自幼作为效法榜样的两个人物,视他们为天主为他生命旅程上安排的信号。
圣经中最好的榜样就是圣母,她对天使的报喜感到恐慌、对十二岁的耶稣独自留在圣殿讲道感到不解……但是圣母以信德和依侍之心接受这一切、默存心中。
教宗吁请大家:「在与圣母和诸圣人的共融中﹐怀着希望信赖上主﹐祂会持续日夜看顾我们的生命﹐教会和世界的历史旅程。」
来自五大洲的青年人,列队把世青节十字架和圣母像带上祭坛。弥撒开始前,人们首先为失业青年、巴西舞厅火灾的遇难者、都德拉里教堂前被屠杀的流浪儿童,以及在车祸中丧生的法国女青年祈祷。
苹果与耶稣那是千禧年的九月,我往山西太原的洞儿沟七苦圣母山和板泉圣母山朝圣。在经过风声河教堂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教友齐聚一堂正在参与弥撒。
二月二日是教会纪念圣母献耶稣于圣殿的节日,也是普世教会献身日,庆祝选择修会生活的会士修女,同时为他们祈祷,求主赐给他们更多的力量,善度献身生活的幅度。
在教会传统上讲圣母是活信德的楷模。她在接受天神报喜的那一刻可以说把这活信德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时他以孩子信赖母亲的心情,发扬对圣母的爱。在一个机会上,圣母告诉他去参加“她的仆役”———苦役会。彬尼基神父便收留他进修会。当培肋基被升为神父后,他请求回到弗尔里城他的出生地工作。
简历1950年领受圣洗圣事,奉圣若瑟为主保,1953年7月19日在氹仔嘉模圣母堂从罗若望主教手中领受坚振圣事。黎主教是家中第二人领洗信奉天主教,其姊是第一人,其兄、姐和父母都相继在五十年代领洗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