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可谓学生的良师益友,因为我们经常促膝交谈,分享人生的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甚至不堪回首的艰辛过去……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总是一丝不苟地认真备课、津津有味地耐心讲授。
像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并且也是众多教友们的共有感受,天主是一位极具耐心和慈祥的师长,随时运用他奇妙的方法指引我们。
叮嘱我们课一定要讲仔细,要耐心,要让同学们学有所获。由于宋神父负责我们的全盘工作,所以我们打趣地称他为“校长”。而我负责维持纪律竟被称为“副校长”。
这次问话的时候,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的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年轻人的意思,”那你是问路,问去市里的路吧?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也伺候过瘫痪的母亲,一开始还可以,时间一久,烦躁得很,如果与王修女相比,就差得太远了,她先后伺候过林院长、魏修女、郝修女、秦修女,从无怨言,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仔细,耐心周到,
学习班中有一个小孩子从小没有父母的爱,很霸气,与小朋友们相处格格不入,经过10天的学习,在神父、修女的爱心、耐心的关怀下,这个孩子改变了很多,学习结束的当天孩子抱住神父的腿,哭着就是不肯离去。
他指出,人們生活在今天高度競爭和忙碌的社會,很容易忽略親朋好友和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大家應本著人際關係的重要精神,付出耐心,互相關愛,才可建立和平、和諧的社會。
每到一家病人那里,刘神父都会坐在病人身边和他们真诚交流一番,唠唠家常,然后耐心聆听他们讲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却有一批志愿者——天主教会的神父、修女和义工,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全心依赖天主,日日守护在他们的身边,在生理和心理上为他们做着耐心细致的工作。为什么会如此呢?
圣神以两种方式领导教会:有时是直接且具有神恩性的,藉着先知性的默启和灵感;有时是集体式的,藉着耐心和艰难的交谈,甚至能使持不同观点的各方作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