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5:6~9)而另一方面,他又怜悯社会底层的贫贱人,即法利塞人眼中的罪人;宽恕生活在罪恶中的所有人,终生为他们服务,医治拯救他们,教导他们如何远离犯罪,如何做天主喜爱的人&hellip
他悔改了,他有一个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能力,就是承认自己是罪人。第一篇读经中的重点是达味被羞辱。他的儿子阿贝沙隆谋反,反抗他。那时,达味没有顾及到自己的性命,而是拯救自己的人民、圣殿和约柜。
教宗以达味王为例解释道,达味是个大罪人,却也是个了不起的忏悔者,虽然犯了那么大的罪,最后也成了圣人。达味是圣人,这正是因为他留下的遗产是那忏悔、钦崇天主和回归天主的态度。这就是见证的遗产。
司铎「在灵修交谈中亲近民众时,要默观主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好使「罪过得到光照」(参阅:若四1-42);「在告解圣事中亲近民众」时,主耶稣与犯奸淫妇人相遇的章节有助於「直视对方的眼睛」,为罪人指引未来的愿景
贫富分化,病者无医治,贫穷的被排斥,罪人被遗弃等等。在一个强权的社会里,弱势群体就是苦上加苦,毫无喜乐,整天唉声叹气,愁苦不堪。
我在他身上所看到的,并非一个庄严的教会,而是一个牧灵的教会,一个关怀可怜罪人的教会。吴尔敦解释说,意大利文版的书名天主是一位诗人是教宗的原话。
即使因着种种原因不得不说之时,也得心平气和轻描淡写不可加太多的水分,至于别人已经目睹看见而为鼓舞更多人在称赞时,也不可有高人一等的想法,承认自己在天主面前永远是有欠缺有瑕疵的罪人。
然而,曾几何时,有教友对“大圣若瑟求你为我罪人转求天主,赏我善终,我愿早死升天……”这段经文缺乏正确的认知,心生疑虑,进而产生了误导。
对祂来说,罪人先于罪过。你、我、我们每个人都在天主心中占有优先地位:先于错误、规矩、判断和我们的跌倒。让我们恳求恩宠,好能拥有耶稣那样的目光。」在这段福音章节中,耶稣两次「用指头在地上写字」。
圣女泰弗内答应了亲兄弟的要求,承认天主的美善,承认祂是「宽恕罪人的仁慈天主」,进而创立修会。教宗说:「天主眷顾我们,我们体会到祂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