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中有句话说:「教会始终『与伯多禄同在,并接受伯多禄的领导』。」教宗解释道:「伯多禄是教会合一的保证人。他是保证人,这即为其涵义。再者,教会必须秉持众议精神前行。
而作为有信仰的我们,那就必须明确天主赐给我们生命的用意,也即是《要理问答》第一句所说的:你为什么生在世上,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并设法帮助别人救灵魂。
5、选择一句适合群众的答句,作为全体信友的回应。信友祷文的特色一、是邀请整个团体的祈祷1、所以每个意向的结语该是“我们同声祈祷”。
便赶忙接着弹奏下一句众教友在唱的“上主求你垂怜”,正好跟神父唱的音调吻合上。这时紧张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后来顺利地完成这台弥撒中所有圣歌的弹奏。我从心里感谢上主!
由此再联想人们常用的那一句极富诗意的流行语:“我们的明天将会更美好”,不禁对其产生了质疑。当然,其用意也在于鼓励人去战胜所面对的困难,但究竟会不会“如愿以偿”,则存在难以捉摸的变数。
又说:“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忄冒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为何古人这样器重君子呢?
三、交换礼品举办一个大型祈祷会,每个人写一个小条,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在小纸条上收集起来放在祭台上献给耶稣,我们回赠他一个精美图片,图片上印有圣经金句。
有句在教友中流行的话,说有些人“进了圣堂是绵羊,出了圣堂变豺狼”,和“闻道”而“大笑”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圣经中有关痛苦的金句随处可见,《约伯传》以一个富裕者沦为乞丐的变化为媒介,深刻的剖析辩解了痛苦的本质,源于世人的罪过抑或源于主的安排,耶稣用他的身体力行为世人演示了最卑微、最惨痛的死亡,而圣母则目睹了亲子的死亡
不过,已经有十多年,她在警员的格言中加添了另一句,即:“总是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