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结束他的三钟经讲话说: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来分享这个超性的恩典和神视,并腾出时间来祈祷和聆听天主的话。
这话很有道理,且具鼓舞性。从整体来看,走向天国的路,有独身和婚姻的区分。无论哪一种生活,都是我们应当格外珍惜的。教会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在世便预尝天国的生活:不娶也不嫁,如同天上的天使一般。
我们有很多时候突然萌生非常智慧的思想,或者遇到难以置信的巧合,使我们的心灵发生飞跃性的升华,都有可能是天主直接的帮助。总之,我们的生活一刻也没有离开天主,希望所有人都认识他,归向他、接受他对我们的爱。
教会严禁教友离婚,即使无重婚的企图,也不许可,因为违反婚姻的终一性。
英国著名的非基督徒历史与社会学家威尔士在他的名著《历史纲要》中,用历史学家的准则来衡量一个人物的伟大性时说:他留下什么持久性?他有否促使人们走上新的思想路程,并给予持久的推动力?
移民,在圣经中最具启示性的就是亚伯拉罕。从基督信仰的历史性来看,关于全部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救赎史。因此,建立符合这一神圣进程的基本判断原则,就是所谓的史观。
病痛等自己所不喜欢的任何事情,都是天主检验我们是否真心顺服的试金石,我们越能做自己不喜欢不情愿的事,也就越能帮助我们提高承行主旨的意识和灵性,我们总不能先考虑对自己有多少难度和压力,却该考虑天主让我承受这些困难的超性神益和实现他伟大计划的深远意义与价值
新教宗的任务并非急于改革,毕竟在许多议题上众人的意见仍然分歧不一,例如神职人员独身的规定、女性在教会里的角色、看待性的规范(例如同性恋、堕胎等问题)、对待其它基督教派与宗教的方式等等。
的确,只有超性的爱德,就如从耶稣圣心所涌出的始终新鲜的爱德,才足以解释数世纪以来男女修会团体和其它方式的献身生活之所以旺盛的奇迹。
从爱的角度来看,我们既死于自我,活于基督,度超性的生命,就和主结合为不可分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