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个想法在我脑中浮现,苦路的终点是耶稣的死亡,若拜苦路只是纪念耶稣的死,或是陪伴他、哭他受的苦,感受他的痛,似乎并不是耶稣的意思,因他曾明说:你们不要哭我,但要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
二零零八年,因修建天津地铁二号线建国道站,圣心堂面临拆迁,教区经与相关部门协调,达成置换协议,在河东区东兴路异地重建圣心堂。
教宗继续说,我们也应该读一读《圣经》中天主悲戚的哀诉,天主父因子民自己想成为天主、不听从祂而哭泣。我们得救赎的道路,是一条历经无数失败的道路。
耶稣起先拒绝她,後来因她的信德而满全了她的愿望。教宗因此邀请信友们不断为患病的亲人祈祷,他说:为病人祈祷绝不能减少,反而要更多,个人和团体都该如此。教宗进而谈到教育孩子从小就知道关怀家中病人的重要性。
教宗提到他过去曾因牧灵工作来到厄瓜多尔并指出数个世纪以来信仰塑造了当地人民的身份认同。教宗列举出这块土地上施予仁慈、为改善社会作出贡献的光辉形象。
总主教还强调,圣座认为老年人最好是生活在家庭内,并能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以满足因年老或疾病所带来的更大需要。奥萨总主教也谈到各式各样关於保护老年人议题的思想潮流。
教宗以这主题为核心指出,依撒意亚先知惊讶地发现,天主先行一步,主动接近他,没有因他的缺陷而停顿,因为天主仁爱的唯一意愿是使他有能力接受使命,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从而回应天主的召叫:我在这里,请派遣我!
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冲突都是因政治而起的。当我们观察今日世界时,若缺乏信仰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一百年前有人说天主死了,但我们看到天主没有死,信奉天主的人越来越多。
因没深入调查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神父给出的这一秘方,不仅对老婆婆、且对每个人都是通用的一剂灵丹妙药。因为,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有转折退让的余地,它能化干戈为玉帛,能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
教宗说:面对数以万计的难民因战争和饥饿而逃亡的悲剧,在他们走上生命的希望道路时,福音召唤我们,要求我们成爲最弱小者和被遗弃者的近人,给予他们真正的希望,而不只是对他们说:‘加油,忍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