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玛弟亚神父回忆,在21世纪初,数位在京读书的弟兄曾开发一个网页,通过「信德聊天室」而相识的张蕴光弟兄曾给予我们不少鼓励,尤其提供了不少有用可行的建议。
然而,对于其余的事情,我希望能够在我的最后一刻,像圣方济各亚西西那样看待死亡,他的话语伴随了我一生。我希望我也能够以“死亡妹妹”的身份迎接死亡,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逃脱它。
初时团体无地容身,肯盛顿区本堂麦奥历蒙席借出亚礼逊道一间年久失修的旧宿舍给两位神父,作为工作根据地。
我们选读亚2:12-13,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经文:因为那为显示自己的光荣,派遗我来的万军的上主,对那些劫掠你们的异民──因为凡触动你们的,就是触动他的眼珠──这样说:看,我只要在他们身上一挥动我的手,他们便要成为自己奴仆的掠物
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在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唐山的谢文坤夫妇2004年李保富又在献县教区成立了圣方济各沙勿略男善会,其神恩也是福传、服务。至今,这两个善会在东北,陕西,河北唐山、承德、邯郸等市,浙江宁波都有了分会,山西、邢台、安徽也有了望会生。
2006年上海教区举办圣方济各沙勿略诞辰500周年福传研讨会,在现场有人问李天纲教授当前社会主流文化到底是什么?李教授没有给出明确回答,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在今天已不具备主流性质。
在复活节八天的庆期内,路加福音中厄玛乌两个门徒的故事也让我不断地反省。耶稣是那个陌生人,他陪伴了那两个门徒从耶路撒冷下来走了7英里的路,“到分饼的时候他们认出了耶稣。”
编者按:在19世纪的意大利亚士地省,我们的教会曾出现过一个伟大的圣人———圣若望·鲍思高。他因其独特的教育方法而影响了当时的一代人,被誉为青少年教育家。
圣十字若望在回函给一位在赛戈维亚(Segovia)的女修院院长时──她因圣十字若望多年被停铎职的遭遇替他难过──他勉励她效法天主说:「除了想天主掌管一切之外,什么都不要想,在没有爱的地方,放上爱,妳将在那礼获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