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都到我跟前来(玛11:25-28)的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以提醒人们常常去注意耶稣基督的邀请;背面(南面)刻有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使教友们一出堂就能看到在今天的世代该为耶稣做什么;西面刻有耶稣所许诺给敬礼他圣心者的十二殊恩
针对当今教会面对的圣召挑战及培育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安多尼神父,天主教主徒会会士,在《修会培育大纲》的培育过程中的动力关系中特别的强调两个突出的要素:修会培育关系中个人性的成分及团体性的成分,这两个成分很大程度的决定了每个培育者梦想的实现
教宗表示,迫切需要关注赤贫者是一项明确的责任,它表现在我们团结一致地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这个团结的具体名字就是“兄弟情谊”。
教宗在原定的讲稿中强调,“我们必须给予贫困者、弱势群体和那些在社会边缘生活的人提供最好的照顾。在我们照顾的最脆弱者中,一定有许多被拒绝的孩童,他们的童年和未来被掠夺。
是那些遭受丢弃文化影响者的温柔。你们不要害怕温柔,温柔是高贵的,它是天主的语言。”教宗提醒他们,天父是以一个怀抱婴儿的父亲形象显示给以色列子民,祂是以一个“温柔的形象”向世人显示的。
聆听了信者之父亚巴郎对“上主自会照料”的完美诠释;揭开了雅格伯无情欺骗背后的真正属灵含义;见证了梅瑟在蒙恩被召、事奉过程中如何学会了祈祷、懂得了顺服天主的圣意。
在个人层面,「首先是不浪费食物,其次是别对穷人视而不见,别对饥饿者的哀号充耳不闻」。再者,堂区等团体正在实行许多美好举措,但「还能做的更多」。「这份报告就是激励我们做的更多的动力」。
最后,帕拉维奇尼解释说:“联署文件者应邀超越宗教界限,‘建立人类兄弟情谊’,旨在好能以这个声明为基础,在学术等层面推动地方性的行动,构建基督徒和穆斯林对话的支持网络”。
接下来,益世社服中心的庞素苓修女应张素芬修女的邀请,给志愿者分享《安慰的艺术--什么能让人感到安慰》,使志愿者更深的领悟安慰者的角色,在今后的居家探访中更好地陪伴那些有需要的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