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是一个春天,又是一个和地震有关的四川的春天。
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得以幸存的犹太作家,埃利·维瑟尔讲说,有一天,德军把囚犯们集中在刑场,让他们目睹一个九岁犹太小孩被绞死的情景。
在教宗方济各赴南美洲前最后一次《三钟经》祈祷中,他提及《路加福音》:「如果祈祷没有使我们向贫穷、病弱、需要援手的兄弟实践具体行动,那么只是一个空洞枯燥的祈祷。」
教宗于是提出另一个关键的询问:我是一个‘断断续续’的基督徒呢?还是一个自始至终的基督徒? 教宗接着说:暂时的文化、相对的文化已经进入信德生活。
神父一直强调:默想就是默想,默想不是默写,不是想道理,默想是自己从内心充分体验耶稣的心,把自己的心与主的圣心合成一个,在心中与主说话,从而得到安慰,得到力量,找到方向,找到目标,在生活中去做。
我是一个领洗才七个月的新教友,这或许是狂妄啊,我不敢说了。因为我只感到了使命感,而我不知如何去做。我常常迷茫,我惶恐,我很无助。
有一个教友许下每月为炼灵做一台弥撒,有一回她没有钱了,仅有自己的吃饭钱,如果做了弥撒,就得饿肚子,但她还是为一个炼狱灵魂献了弥撒,晚上那位圣人显现给她说:因她的那台弥撒,天主赏赐他提前升了天堂,特来感谢
今夜,当天主子取了人性,诞生在一个简朴的山洞里,寄居在我们中间时,我们再次聆听到天使给牧童们说的话,也重温了至圣之夜、白冷之夜的气氛。
于是开始圣道礼仪,数千名信众随着不同语言读出的圣经的段落,回忆了天主创造宇宙万物、亚巴郎祭子、以色列民出埃及、天主对以色列民的许诺,聆听保禄书信中所说的:我们的洗礼不仅是参与基督的死亡也参与祂的复活,而度一个新的生活
我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家中,从小就在善良、热心的父母的启蒙下认识了你。儿时的我去和小朋友玩耍时,母亲总要再三叮咛我:“不要说脏话骂人,圣母娘会拔舌头。”于是我成了一个大家眼中懂礼貌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