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奶奶和叔叔做饭是露露的家务活之一 露露黑洞洞的屋子里挂着两幅画,一看就是小朋友间互赠的礼物,她把它挂在屋子最显眼的地方。这个小小的细节泄露了孩子内心对友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罪人的痛悔改过最悦乐天主的心。天主的宠爱又回到了她身上。大姐进入晚年后,变得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围绕在天主身边不离寸步。对她,时间显得格外紧张“到天主那里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这些简单的思考使我们认识到悭吝的愚蠢,但也认识到其最深层的缘由。就是企图驱逐对死亡的恐惧:这是在寻求安全感,它寻求的是那些安全保证,实际上在我们手中握着它们的那一刻就已崩溃。
祂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最脆弱的人:祂等待着孩子们——所有饱受战争和饥饿之苦的孩子;祂等待老年人,往往是被迫生活在孤独和被遗弃的环境中;祂等待那些失去家园或离乡背井、试图找到安全栖身之地的人;祂等待那些失业或找不到工作的人
敬礼圣心圣月敬,良善心谦我人学,天主十试指明灯,圣神恩宠照普世,古今三仇打冲锋,行善避恶最为佳,天主经文有十我,求得天主圣宠来,福音圣道信徒传,主日弥撒来恭献,平日早晚失祷告,信望爱德最要紧,念经祈祷真是好
胎中怀有最杰出的福传者耶稣的玛利亚,遇到了表姐伊撒伯尔、在圣神内欢跃,咏唱《谢主曲》。看到门徒们的使命取得了成果,也就是他们的喜乐,耶稣在圣神内欢跃、向天父祈祷。
他还为苗族发明文字,翻译印刷圣经,使得普通苗民都能识字,使得最落后的威宁一度成了‘西南文化圣地’——在辛亥革命前就有了学校、医院、足球场、游泳池,还有运动会
而上海地区最重要的天主教杂志则是《圣教杂志》,创刊于1912年,先由耶稣会中国籍司铎潘谷声任主笔,1924年至1938年由耶稣会中国籍司铎徐宗泽任主笔,历14年,至1938年日寇大举进攻上海时停刊。
在金鲁贤助理主教带领下,上海教区成为最活跃的教区之一,天主教徒人数已达14万,恢复圣堂140多座。金主教在上海率先重新恢复修道院。同时,也是全国最先进的修道院。
市内最古老的天主堂是南堂。一般人都叫它宣武门堂。初时利玛窦在此建了一座小教堂,1650年汤若望将其扩建为北京城内第一大教堂。顺治皇帝曾二十四次来此与汤若望促膝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