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于1209年的小兄弟会,早在1217年便开始了蒙召福传之道。这一年修会召开的总会议上,把全修会分成若干省,其中之一为海外省,之后改名为圣地省。
我们蒙召从事使命,并不意味著我们对悲伤、痛苦,甚至是误解免疫。相反地,这使命要求我们妥善应对,让上主改变这一切,使我们更加肖似于祂。」事实上,若想要知道牧者内心的状态,一个良好的测验是他如何应对伤痛。
正如河北司祖辉教友所撰对联阐述的希望:公教多蒙前辈传承真道,福传全赖后辈步履芳踪。
走投无路时我想到了主,便日夜向主祈求,向他悔罪,请求原谅我的昏庸,挽救我沉迷于世俗的危险,恳求天主让这事有一个好结果,让我平安无事……仁慈的主应允了我,让我保住了公职,但也蒙受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
当然,我们基督徒的蒙召就是为了福传。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就是为了将主耶稣和祂的福音带给我们的家人和朋友。
(罗12:14)只有这样才是天主喜爱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蒙主垂允。
重新发现自己属于唯一的人类大家庭因著前述种种理由,单靠我们的努力和科技的革新是无法带来转变的:我们不能忽略这一切,却要重新发现自己,承认倘若没有别人,就无法认识自己;我们要感受到自己蒙召将周遭世界视为一种共融的圣事
天使和彗星的标记,意味著「我们也蒙召踏上旅程,前去洞穴朝拜上主」。牧童的意义在于「最卑微贫困的人懂得接纳道成肉身的事件」,乞丐的小塑像也蕴涵这个用意。
度奉献生活的男女修道人生活就是为效法耶稣,蒙召把同样的目光,即怜悯的目光带到这个世界;不是指责,而是鼓励、释放和抚慰的目光。教宗最后讲到,奉献生活者也要懂得怀抱希望。
主持人问道:“是否有人不值得蒙受到天主的宽恕和仁慈,或人的宽恕呢?”教宗答道,“得到宽恕是人的一项权利”,这“也许令某些人反感”。若我们请求宽恕,我们众人都有权利得到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