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神父后,在具体的牧灵实践中常想起这些生活片段,我觉得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去思考这些话自有它的实际意义,但却不是没有商榷之处。
天主的圣宠,经由基督将激励我们去发掘美德。这便是经验的起始。在未曾拥有美德之前,他使我们开始去喜欢它。圣宠,是一种爱德。
从2014年开始,石俊杰每逢大节日便带着当时9岁的儿子来这里为老人服务,他说:当我为老人剪指甲、陪老人聊天时,我内心特别喜乐,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同时我也让儿子从小感受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
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这一切,除了在那个不通公路的边远乡间,无人知晓,因为他自己不要传扬。
实践形式:鼓励信友买圣经(最好每个教友都人手一本),开展圣经学习班,成立查经小组,堂里墙壁上帖上圣经金句,把圣经放进教堂的显眼位置,给慕道者讲教理时最好先讲圣经,发放查经表给教友,开展圣经知识竞赛...
刚开始做生意,还不懂市场规则,因为我去的有点迟,没买到摊位,就随便找了一块空地摆了地摊。没想到时间不长,就来了个带着红袖章的市场管理员。青年人一见我就横眉冷眼,没鼻子没脸地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2013年11月中旬,我接到了单位派我去上海做临终关怀的通知。实际就是去照顾得了不治之症的病人,陪伴他度过人生最后的时期。起初心里有些不了解,自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是去医院陪伴一个病危的老人。
周日去望弥撒了,因为这些天特别累,所以在教堂睡着了,醒来,已经领圣体了……不过还是祈祷了一会,希望自己能够更符合天主的意思去生活。……我们分手了!他提出来的,他说他特别累。
说起来也很自私,我和内人的本意,原想让大儿子去修道,因为他从小就多病又内向,我和内人多次跟他沟通,他都不愿,可是小儿子在旁听说,马上自告奋勇地要去,他生性活泼又乖巧,内人有一些不舍,但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把他送去修院了
心疼儿子的母亲对他说,与其苦苦思念,不如去找她。找她?哪里去找?熟悉的人中,没有一个知道她的联系方式。她不是去了南方的那座城市吗?你去那个城市找呀。去吧,孩子,上主会怜悯你的,你一定能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