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信任去哪儿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菲菲发自北京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前不久,赵必成神父讲,在美国有一个新兴团体叫做主旨会,成员有神职人员,也有教友。每个成员在接受一定的团体生活培育之后,就必须离开,他们需要靠自己解决生计问题,但每个月有一次团体聚会。
失火时,袁厉害并不像她此前向其他媒体表述的那样送孩子上学,而是正在县土地局和村民赵二争夺一处无主荒地的所有权。 失火后,福利院到袁厉害家,拉走了家里剩下的11个孩子。袁厉害也突发高血压住院。
恰巧有一位有车的教友正好来祈祷所祈祷,常艳丽拜托他将镇上的教友带了过来;本堂庞神父、会长非常支持,堂区给了400元,教友们也积极奉献,为学习班一共捐了2000多元;常艳丽也很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这都是天主安排好的
我们发现很多梵二后新兴的类似修会的各种奉献团体(「在俗修团」),都很重视祈祷、默观、圣经分享及生活检讨。
最感人时刻是在塔克洛班:看到大灾之后全体天主子民奉献、祈祷;我想到了自己的罪、那些人。实在太动人了、那是非常感人的时刻。弥撒中,我几乎说不出话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太感动了。
卡斯特罗还认为,两者对某些道德理念的追求有相似之处:基督教提倡宽容、博爱、无私、奉献、谦虚、节制的精神,与共产主义在人性和道德追求上的态度是相同的。
四、众人眼中的阮神父Fr.LinoGonsalves(圣若瑟堂区本堂神父):阮若瑟神父努力为天主工作,他是怀着信德,用一种全心奉献的方式来工作和服务的。他接待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人,让他们善度信仰生活。
更要感谢那些积极参与和慷慨帮助培育计划的所有陶成者和恩人朋友们的合作奉献。当然,我们不难发现,内地教会攻读礼仪学的名单中,大都是司铎或修士,仅有一位修女,至今还没一位平信徒,这是一个不平衡的现象。
面对这一切,如今的教会领导和奉献于服务教会的人,不管是主教、司铎、修女还是平信徒,难道还该继续让在中国的教会乡村化、妇女化和文盲化吗?我们该如何培育今天的修生与修女,未来的教会的服务者,谁来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