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传的热情:信友的使徒热诚;宗徒蒙召(玛9:9-13)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开始一个新教理讲授主题,专讲基督徒生活中一个紧迫和决定性的主题:对福传的热情,即使徒(宗徒)的热情。
提起我的圣召,我就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想到蚕宝宝的一生,从出生到成长,从吐丝到成茧,从蚕蛹到破茧成蝶,从蚕的一生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修道旅程。
按:不久前,我在一修院授课,期间一位叫刘明的修生按照修院的惯例在晚课中作分享。如下是他口头分享后应我的邀请将主要内容写成的文字,希望同更多教内外朋友分享!
(玛廿18)四旬期:更新信、望、爱的时期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耶稣向门徒宣告祂的受难、死亡和复活,为完成天父对祂的旨意,祂便藉此显示给门徒知道,祂使命中最深刻的意义,并且召叫他们一起承担这使命,以拯救世人。
在当今时代,教会的福传大大落后,我们没有骄傲的资本,要为明天的发展去创新、想方法。当今教会需要你们,需要你们福传的激情。
村里的天主堂并不是俊美挺拔的哥特式尖顶,只是几间矮墩墩的灰砖房,淳朴得如乡亲们一样。教堂是教友们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盖起来的,当时只有10岁的张志恒和其他孩子们也在工地上给爹娘打下手,一趟趟地搬砖。
上周末我去了马赛参加地中海会议的闭幕式,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主教们和市长们,以及无数的年轻人参加了该会议,以便他们前景会是对未来开放。事实上,在马赛举行的活动被称为“希望的马赛克”。
在人类历史上,把“满全天主的教导”摆在重心地位的就是在圣经启示内所包含的西乃山上的十诫。
潘老师以其渊博的《圣经》专业知识,有力地结合中国文化,以其《圣经》中的传承即犹太宗教文化做了详实的结合和对比,阐述了一个鲜明的主题:雅威(天主)的大爱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和文化的各异,给予了整个人类一个被救赎的喜讯
各地的神长教友对我们的调查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并自发进行查漏补遗,使我们的调查得以完善。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