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玛窦神父、推动天主教本地化的重要人物刚恒毅主教、创立本土修会(圣耀汉小兄弟会)的雷鸣远神父、创办辅仁大学的爱国人士马相伯和英敛之,中国宗教界的旗帜性人物傅铁山主教等,目的在于发扬好他们的精神
据了解,坚持祈祷的朋友的精神面貌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大家渴望祈祷胜过闲聊,渴望圣言学习胜过其他娱乐,渴望改变自己胜过要改变别人;还有人感觉到身体上的不适被轻松所代替,精神的重担奇妙地被释放,心灵的压抑被喜乐所冲淡
李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相信他定会在天上为我们代祷,求得来自天上慈爱天父更大的爱。
我想象着贤士们离开马槽时,是焕然一新的,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内心充满了如此的祈祷:“上主,全人类的父亲,祢创造了人类,赋予所有人同等的尊严,求祢将兄弟情谊的精神倾注我们心中。
他又特别对博士毕业生寄语,除了有责任分享自己的知识,并继续以学者的身份,带着学者的精神和心态去生活、研究和学习。校长又指,本年度毕业班的多样性,指出今天的毕业生来自不同的背景、国籍,说着不同的语言。
教宗说,“自我批评是一个途径,却是不可或缺的”,“是一种基本态度,能以此为根基,对个人主义选择说‘不’,而对团体、教会精神说‘是’"。
这不仅是一次音乐的呈现,更是本次交流会“融合、包容、多元”精神的具体实践,完美诠释“天主是爱”的深刻内涵,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音乐会在全体大合唱中圆满落下帷幕。
许多早期的圣事礼典和礼仪书被发现和出版,让我们能更完整地认识古代弥撒的精神和内容。问:哪些古老的礼典被重新发现并出版了?
这一邀请在鼓励我们提升我们的精神,去认识生活在我们中间的圣言,天主圣神在创建和继续更新着我们的圣教会这封信是受到这一邀请的推动,希望能发起反思和分享。
在信函中教宗指出奉献生活年的三大目标:1)心怀感恩回望过去,就是要永远保持自己的身份,对言行不一,人性软弱甚或忘却神恩的主要内容,不可视而不见;2)满腔热忱活在当下,就是要以共融精神圆满地度福音生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