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一位妇人,两鬓染霜,无情岁月的风霜利剑在脸上刻划出密密皱纹,但不失慈祥和善的气质。她推着一辆轮椅慢慢地走着,轮椅上坐着她的丈夫,虽有残疾行动不便,却也红光满面显出一副知足常乐的样子。
当“善牧”为羊群舍命时,他生命的轨迹便把羊群带向了更加丰盛的生命——圣神的生命。这便是作为一位真正的牧者的身份和使命,这也是真正牧者的身份的价值和意义。一位神父在分享牧者的职务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引用自他的通谕《生命的福音》,指出人类对受造界的主导权并非「绝对的,而是一种职务:那是天主独一无二且无限的统治权的真实映像。」
(梵蒂冈电台讯)几天前在泰国的清迈召开了首届亚洲传教大会,主题是:“耶稣基督在亚洲的历史:生命和信仰的庆典”,是亚洲主教团协会奉宗座万民福音部的提议筹办的。
跟随善心撒玛黎雅人的精神,能有颗看见哪里需要爱的心。致力于社会工作者能独立于政治及意识形态之外,拒绝主流文化的压力,并大力呼吁,捍卫生命及家庭。
一位合格的教友,应该勤领、妥领告解圣事。告解圣事既是赦罪的圣事,也是治愈和好的圣事,恢复我们与天主间那种亲密关系,使忧伤的心灵得到抚慰,重塑我们做人的信心和希望。
编者按: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服务华人教会的潘神父,应信德网之邀介绍了当地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并分享了疫情期间的信仰、生活情况。春暖花开的季节,新冠病毒疫情肆虐,让整个世界感到很无奈。
教宗在文告中首先指出,逾越节的奥迹,即耶稣苦难、圣死和复活的奥迹是悔改的基础。教宗表示:“基督信仰的喜乐从聆听并接受耶稣死亡和复活的喜讯流露出来。
弥撒开始前,教宗特别提及在梵蒂冈圣玛尔大儿科门诊为贫穷家庭服务长达98年的仁爱修女会,该会的几位修女在当天的弥撒中一同与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同会姐妹重新宣发修会圣愿。
“像主耶稣的门徒”,不仅是在生活态度上学习主耶稣,更是在生命本质上学习主耶稣,生活在与天主和与人的圣爱中。主耶稣邀请自己的门徒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的”:获得永生,和天主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