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服务弱小上,亲自去大街上把患病的人找回来,不怕脏,把爱给予那些人,最后不仅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连各国总统都对她敬佩不已,这才是我们信仰的榜样。
,他在海内外的公立学校两次执鞭从教,也曾在海外服兵役,在美国天主教明爱会(CatholicReliefServices)服务,亦在外交部门工作,其足迹遍布欧非亚三洲,如德国、法国、刚果、越南、摩洛哥和印度
350年期间,巴黎外方传教会曾服务远东很多国家,如泰国、越南、中国、柬埔寨、印度、老挝、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玻、缅甸。
相比之下,忘恩负义的人,是地球上最低劣的动物,其丑陋的灵魂“能使人的良心霉烂,象光洁的石头上长出肮脏的苔藓”(【印度】普拉萨德《迦马耶尼》),这苔藓就是令人作呕的“恶之花”!
(印度《薄伽梵歌》)既然人生是匆匆过客,死亡才是归人,那么实际上死亡才是人生的目标,而人生一世不就是在准备死亡吗?这正是:“锦样年华水样过,轮蹄风雨暗消磨。仓皇一枕黄粱梦,都付人间春梦婆。”
神乐院康来福神父的永愿庆祝,右为赵本笃那时文主教带领正定教区的周济世神父(日后圣河北保定教区主教,再升江西南昌的总主教)和我的父亲去参加。会议后,我父亲归来,全家都来了,真是聚精会神地又听又问。
2015年1月24日上午九时,西山本笃院内南充唱经班、乐队、腰鼓队的教友共聚此处庆祝本院开堂,祝圣弥撒由南充教区主教主礼,四位神父共祭,弥撒中,陈功鳌主教以本笃为此堂的主保,起名本笃堂,讲述了西山本笃院的历史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和除旧更新的四旬期,今天我们与其说是来诀别金凤志神父,不如说是来庆祝其新生,因为死亡为我们基督徒来说不是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愿辛劳一生的这位天主的忠仆安息于天父怀抱!
在复活节,我们庆祝有这么一位爱我们的天主。祂不是由人手所制造,自身难保的偶像。祂是真正生活的天主;祂的名字是爱!祂的名字是耶稣——天主拯救!
梵蒂冈城(信仰通讯社)—十月二十三日普世教会庆祝世界传教节之际,本刊在此发表普世教会数据统计,从而以数字的形式全面展示了世界教会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