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钦定的奉献生活年拉开了帷幕,然而在我们身边却遭遇了不小的尴尬。奉献生活年开启之日,正逢将临期教会新的礼仪年的开始,在当日的弥撒中,司铎们很少将目光投向奉献生活年,甚至于在弥撒讲道中只字未提。
——记吉林市天主教会天慈安老院天慈安老院位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的天主教堂院内。在堂院东侧的2300平方米的建筑物中有一半以上归安老院使用。
作为一个地道、纯粹的江南墨面(底层贫民)渔民基督徒的后裔,在一个类似苏州地区灵修中心的乡村宁静之地,我有幸结识了姜原来老师,深感相识恨晚。他分享的认识和作品,让我对华人基督徒精神史产生了颠覆性的认知。
这次教理研习班是在堂区提出的“分阶段提高教友素质”,“渐进式将教友训练成门徒”的牧民理念基础上开办的。若瑟堂教理研习班采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宣教模式。
我和小刘姑娘的相识是在去北京神哲学院朝圣的路上。她是一个25岁长得非常漂亮的年轻姑娘。修长的身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充满着快乐,浑身散发着一股青春活力。
「这种有条不紊的生活不是基督徒的生活」。本堂神父绝不能抱持「企业家的态度」。他必须如同耶稣那样与人民同在,与天父同在,「必须从相遇的角度体验一切」。
耶稣表明祂很了解扫禄,祂对他的内心了如指掌。尽管扫禄是一个迫害者,尽管他心中对基督徒充满仇恨,耶稣知道他是出于无知,祂想向他展示祂的怜悯。这种恩宠,这种无偿又无条件的爱,正是彻底转化扫禄生命的光。
过去的一年是对二十世纪悲惨事件、和对信仰迫害开始的纪念。但痛苦并没有离开世界,每天都听到战争和战争的风声。然而尽管有邪恶的攻击,世界仍然存活下来。
好的灵修基于好的习惯。对于基督徒而言,祈祷、阅读圣经和圣书、参与圣事、避静、默观、分享交流、行爱德等都是灵修的好方法。既然涉及习惯,必然与时间管理相联。
圣地耶路撒冷的天主教友们,按照古老的传统,于15日周六早晨庆祝了基督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