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从天主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爱培坊的义工们有自己团体的灵修生活,如定期的圣经分享、个人分享会、圣歌祈祷、泰泽祈祷、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主题分享等。
当圣父教宗在手谕中邀请我们重新发现信仰之路,我们首先要明了,信仰是人以其整个存在向启示的天主表示自己的同意(启示宪章5)。然而,在遭遇世俗化冲击的当今教会,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教会内盛行。
不会忘记:同学时期的二人,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怀着终身侍奉真主、救助人灵的远大抱负进入修院;二人圣名都是圣若望,他们立下誓言:一定要成为像圣若望那样全心全意爱耶稣的门徒。
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各大洲,永久执事人数都有大幅增加,从2001年到2010年,总人数从29,000多人增加到41,000人左右,增长率超过40%。欧洲和美洲不仅在人数上最突出,而且在发展趋势上也最活跃。
在耶稣之前,没有一个老师能像他一样,透过比喻来教导人。玛窦和路加为我们记载了许多耶稣为门徒和群众所讲的比喻。这些比喻显示,耶稣是一个很会说故事的人,他诉说人生活的方式显然深深吸引了他的听众。
当保禄十二、三岁时,他前往耶路撒冷,在辣比加玛里耳脚前受教,按照法利塞人最严格的标准,成为极其热衷于梅瑟法律的人。
除了忘记天主外,法利塞人也忘记了近人,甚至鄙视近人,在他看来,这个近人没有价值。他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别人只是“其他的人”,“被丢弃的人,应与之拉开距离”。
太阳不能照亮万事万物;它的光芒不能穿透死亡的阴影;在死亡前,人看不到阳光。殉道者圣犹斯定说:「从来没有人愿意为信奉太阳而死。」
教宗强调每位基督徒受召宣讲使人自由的信息,就是犯罪的有机会获得宽恕,天主胜过我们的罪恶,祂无时无刻自如地爱护我们,创造我们以赐予共融及永生。他说福音的喜乐能为人带来希望。
教宗方济各在与工人们的谈话中这样说:工作应以人的福祉为追求的首要价值。工作不应仅以经济和盈利为目的,更应注重关系到人和人的尊严的目的。说到这里,教宗即席补充说:人的尊严与工作有很大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