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恢复正常神职奉献生活:一项全面而整合的牧灵策略恢复神职人员的正常生活,摆脱倦怠的桎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神职人员个人主动的意愿,教会团体的结构性支持,以及广大教友的积极参与。
在那段日子,除了上法庭就是在家给儿子祈祷,度日如年。半年之后,儿子悄悄地自己回来了,原来他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在一家商店打工。
但王惠勇迫于生活的压力,不愿意进教,他说:孩子们都在上学,妻子不能离药,领了洗我怕耽误挣钱,因为成了教友,就得每天进教堂,念经祈祷、参与弥撒等。
自古以来,音乐在祈祷、赞美和教会礼仪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圣咏第150首第3节说:“请众敲鼓舞蹈赞美他,请众拉弦吹笛赞美他。”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智慧。”
多少父亲、母亲、祖父母和老师以日常不起眼的举动向我们的孩子展示该如何以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展望将来、坚持祈祷,来接受并度过危机。多少人为众人的益处献上祈祷、奉献和转求。」
6月1日一大早,许多教友已洗漱完毕,在各自的床上祈祷。因为这里天亮早,他们根本不知道此刻刚刚凌晨3时。时过5点,一辆快巴载着众人出发了。
在圣诞夜,临汾教区临汾天主堂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要理问答知识竞赛,教友们积极参与,踊跃答题,一派互帮互爱共同进步的景象。
朝圣团第每次朝圣前,均有组织地经过周密的策划、朝圣路线的制订、全程活动的考察和联系落实。尽量做到考虑周全、万无一失,高高兴兴上路启程,满载天主恩宠而归。
在慈悲年里,参加了门徒班学习后,李喜芬的福传热火燃得更旺了,她抛弃了世俗偏见,克服重重困难,摆脱生活羁绊,在神父的鼓励下,与郭巧芝、张再兰、贾玲芬等姊妹一起组建了义工团并行动了起来。
大学本身也在俗世化,1914年,一位震旦的教师抱怨课堂上都是异教徒,没有人祈祷。到1924年震旦学生共392人,其中320人为非教徒;到了1930年代,沪江大学连神学院都不办了,一心一意搞职业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