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们比我们先来到天乡,他们陪伴、鼓励我们在尘世的朝圣旅途上前行,以期得享真福。这是一条难以理解的逆流而上的旅程,但上主告诉我们,走上这条路的人是有福的,他早晚会成为有福的人。
他谈到耶稣在加里肋亚开始传道的事迹,勉励我们把福音的种子撒在人类生活的每一片土地。耶稣的宣讲始於加里肋亚的葛法翁。
教宗方济各10月25日晚上在意大利天主教媒体TV2000电视台《我们的天父》节目中如此表示。
所以,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无时不处于天主的审判和宽赦的许诺之下。因此,天主教将悔罪的礼仪列为圣事——告解(修和)圣事。
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每次翻开圣经去读的时候,并不只是在阅读一本文字写成的书;而是一如伯达尼的玛利亚那样,坐在主耶稣脚前,恭听他的话。因此,读圣经前,先划个圣号,是个好习惯。
我们都知道信仰指导生活的一切。人常说交友要志同道合,更何况终身伴侣呢?作为成年人,我们不难想象与异教伴侣一起生活的困难。事实上,有的人不但没有使配偶皈依基督,反而顺从对方及家人参与民间迷信活动。
今日福传与以往不同:梵二之前的传教士都认为:不成为天主教徒,不能得救。方济各.沙勿略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来亚洲传教的。但今天的神学认为:不必一定成为天主教徒才能得救。福传应尊重和爱护当地的文化。
教宗首先指出,“青年阶段是生命选择和回应天主召叫的绝佳时期”,但我们不可忘记,圣召是人的一生所要行走的旅途。青年应确定方向,对天主的邀请作出回应;成年人应在生活中结出硕果并懂得分辨所要行的善。
圣若瑟残婴院的院长和贞女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从她们那里得知这里共收留了108名残婴,也有一些被有爱心的教友领养回家。当我们见到这些被父母遗弃的残婴时十分心痛,但残婴院的院长及贞女们的仁爱让我们感动。
宣读福音后,执事宣读禧年诏书《望德不叫人蒙羞》部分章节。每一个基督徒都是希望的朝圣者,带着宽大的胸怀、带着爱与宽恕,走进天主赐予我们丰富恩宠的时期。天音合唱团带领着大家唱诸圣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