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天主”,不是为了天主而做什么伟大的事,而是承行天主的旨意,善尽自己的基本责任,选择爱人爱到底(若13:1;若17:1)。那么,我们要如何“光荣天主”呢?首先,用我们的身体光荣天主。
主耶稣基督,感谢祢召选我们成为祢的门徒,请帮助我们依靠祢的恩宠,每天努力做最好的门徒,善尽每一个责任,将来在天堂得到祢永生的赏报。阿们!
我们的母亲没有叮嘱我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她没有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甚至没有提醒我们努力工作,善尽责任。她只提醒我们:“做好教友”。
宗15:1-2,22-29;咏67;2-8;默21:10-23;若14:23-29在主耶稣复活的光照下,我们基督徒每天站在生命的最后结局,以“复活的视角”,善度今天的福音生活。
每一个人,即使是“大罪人”,在天父眼中都是宝贵的,和众多的善人们一样,都值得珍惜和庆贺。主耶稣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这样欢乐”。
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堂区的服务,关怀年长的教友,探访病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加入不同的善会,将我们的恩赐(时间、才能、财物)贡献给教会团体。堂区是我们信仰的家,是基督奥体的具体呈现。
同时,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因为大地是天主所造,大地也是人类之母,人出自大地,生活在大地之中,将来还要回归大地(创3:19),爱人就是爱天主,同样爱自然也就是爱天主。
为此先教宗本笃十六世还专门写了《向佘山圣母颂》:“至圣童贞玛利亚,降生圣言之母,又是我们的母亲,您在佘山圣殿被尊称为《进教之佑》,整个在中国的教会满怀热爱瞻仰您,今天我们投奔您台前,求您护佑。
每一次的分享要求有当下的团体行动,即如何将福音的启迪和训诲落实在一个具体的行动上,看大家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可以为其他的弟兄姊妹做哪些爱德的善功,要有具体的行动来传递福音的信息。
因此教会所追求的宗教自由不单是人之为人所应有的自然权利,更帮助人追求真、善、美、圣,促进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天主教会在中国传播的不只是个人的福音,也是整个社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