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宗座圣多玛斯大学于三月十四日主办新书发布会,展出卢嘉勒的著作《EssentialWritings:Spirituality,Dialogue,Culture》,摘录她在灵修、交谈和文化方面的文章及演辞
“我请你们和我一起祈祷,使我的此行能够为所有圣地人民带来丰富的精神硕果和民事方面的成就。让我们大家一切祈求天主的仁慈;让我们共同收获希望;坚定不移地恪守和平的渴望与努力”。
爱德在禧年的精神氛围里,焕发出尤为重要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与生活道路,指引着人们在信仰的旅程中不断前行,更深刻地理解和践行天主的旨意,促进每位弟兄姊妹灵性生命的升华与社会的和谐共融。
似乎是希望确定一整套几近经典的祈祷经文,但在17世纪的下半叶,多明我会士与方济各会士们,很快又有奥斯定会士步其后尘,他们执着于以他们自己的祈祷而美化一切。
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的宣圣、梵蒂冈银行、教廷改革的「阻力」、传闻梵蒂冈有同性恋说客、婚姻和离婚牧民照顾等,都是教宗方济各在巴西返回罗马的专用飞机上的即席访问,被记者问及的议题。
1322年(元英宗泰定帝至治二年),方济各会士意大利籍和德理神父到达扬州。他在《和德理游记》中记述:“扬州城内有方济各会院一座和景教教堂三座”。
而要把这个社会存在共同体构建好,则需要我们精神文化的共同体,这个精神文化共同体的理念应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优良传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一种启迪。
由于地方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加之革新的力度并不统一,导致各地教会的革新,特别是礼仪方面的革新参差不齐。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教会礼仪已有了很大改观。这得益于诸多神职人员的重视与努力。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的所思所想汤汉回归以来,香港的宗教信仰自由与以前一样,虽然仍需要推进互爱与修和精神,但我衷心表达感恩,除了多谢天主外,也多谢国家和社会。
额我略三世宗主教在礼仪中表示,「我们谨慎研读了埃及人、梅尔基塔礼信徒、法国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许多见证,他们描述了自己与布特罗斯‧卡萨布的互动;这些见证确认他在精神、大公合一、教会和青年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