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看看耶稣基督左边的一组三个人:斐理伯按耐不住地跳起来,带着不可捉摸的疑问转向基督,想弄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用手捂住胸口,欲表白自己的真诚与纯洁。
睁眼看看,世界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呢?
要真正了解撒玛黎雅妇人信仰的这种转变,我们需要转过来看看以色列民族对先知的认识。先知一词的希伯来语是Navia,其原意是天主的人、先见者、受神感者或上主的使者。
教宗说,这个图像让我们想到我们在不少的情况中感到需要盘算一下,看看我们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是否足以让我们将传教使命向前推进。当我们进行盘点时,我们的预算似乎出现了“赤字”。
我要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仅仅看看统计数字就会发现,现实本身正在要求我们向外邦人传教活动:53%的英国人声明自己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德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到二O六O年基督徒的数量将是现在的一半,特别是年龄在二十五岁到四十岁的青年不给孩子领洗
让我们看看接下来几个小时的进展。」神父说,那些地带的基督徒,是「超现实主义的条件:千人之中只有117人是天主教徒,而总人口为230万人」。
我们要记得,上主对以色列子民说:『看看,哪个民族跟自己的神如此亲近,像你我一样?』天主亲近子民,而子民随后与耶稣紧密相连。一名牧者亲近子民,否则他就不是牧者,只是个教长、管理者而已。
的确,在那些写着“天主与我们同在”的标语中,“很少有人关心看看自己是否确实与天主同在”。教宗强调,“在祈祷中,是天主在改变我们,而非我们该当转变天主”。
谈到年长者的温柔,教宗说:「你们看看祖父母如何凝视孙子孙女,如何轻抚孙子孙女:那份温柔不带一丝人的磨难,因为它已经胜过人的磨难,能不求回报地给予爱、相亲相爱的关怀。
看看这位福音的见证人,我们也学到了上主临在于各种处境中,并召叫我们居住在自己的时代里,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生活,分担世界的欢乐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