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经问答(申十三-十四章)
2025-09-29

天主教教义也强调,启示的真理由圣传与圣经构成,由圣教会诠释,不容个人随意解释(参《天主教教理》第85-87条)。问2:如果有先知显神迹、说奇事,却引导人敬拜别的神,怎么办?

信德就是新生活
2025-10-04

其他宗教的信仰生活只要按照创始人的教导或者注释者的哲理言论去生活,却不必在意创始者的个人生活,更不必要和创始者有生命的关系。后人的理论可以超越创始者,推陈出新。

圣经问答(申二三-二四章)
2025-10-13

答:这是圣经中确立“个人罪责”原则的重要法律。每人只为自己的罪负责,不得将刑罚延伸至亲属。这为以色列法律系统引入公义和平衡精神,并影响后世基督宗教伦理。

圣经问答(申二五-二六章)
2025-10-14

但这不是鼓励个人报复,而是提醒我们:“不可忘记”,但应交由天主审判。问10:天主教如何理解“不可忘记”?是仇恨的记忆吗?答:不是。教会主张“记忆”是为了警惕与教训,而非仇恨。

行动与默观的平衡
2025-07-18

他强调规律的集体祈祷、个人默想和灵性阅读,这正是玛利亚式的“坐在主脚前”的静心聆听与回应。但同时,他也要求修士们通过辛勤劳动,自给自足,服务社群,这是玛尔大式的积极“忙碌”。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二十七届世界青年节文告
2013-02-27

每位天主教徒不可以是悲伤的……我们之所以受造,正为我们指出,即使生命之路充满荆棘,但绝非一条悲伤之路,而是一条喜乐之路,尽管需要经历许多痛苦也是一样(1925年2月14日写给妹妹查妮的信

“谨慎地勇往直前”:教宗方济各与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耶稣会士会谈
2024-09-25

这也适用于个人条件、气质和性格。例如年龄:年轻人不能卖老,老年人也不能假装年轻,因为那样太可笑。每个人都要以自己的年龄、经历和文化来宣讲福音。我还要补充一点:这正是分辨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特稿:因着爱,活出基督徒的喜乐生命和美好见证
2014-04-04

今天,我们愿与诸位一起探讨和分享的内容包括:一.个人——走出忧虑的困扰。二.家庭——营造相爱的氛围。三.团体——构建和谐的关系。

特稿:圣母升天节谈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2015-08-16

即是说:个人的潜力可藉学识及训练得到发挥,使得他(她)在社会上的角色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不再如同昔日一样,只能当农夫、军人或工匠。

塞外温暖的归巢——包头福安养老院
2020-07-14

后来,随着人数渐增,她们就三、五个人分别住在不同的教友家里,日子过得异常艰苦。拜圣体是修会必不可少的,然而修女们不仅没有小圣堂,甚至连一间空屋子都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只能把基督请到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