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期,教堂开放了,也获得教宗反对堕胎的一些信息,对此我有了一些对堕胎是犯罪的认识,虽然办了告解,但对堕胎犯罪认识不清。随着时间的推移,弹指一挥间近四十年闪电般的过去了。
儿子已经这样了,自己就是走到哪里,心里也放不下。再说,改嫁别人,人家也不会疼惜孩子,时间长了,反而会嫌弃的。她做了一个常人难以做出的决定:终身守护儿子,不离不弃!
教宗说:哪里有十字架,我们基督信徒在那里就有希望,永远如此。若没有希望,我们就不是基督信徒。因此,我喜欢说:不要让希望被窃取。
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实现的超越,才是实在的、有内容的超越。 我们只有一个生活,就是日常生活,我们的基督徒生活只能表现在这一生活之中。
耶稣的门徒们绝不可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蒙受召选的,他们是在人群中蒙召;绝不可陷入脱离群众的诱惑,好似人们怎麽想及怎麽生活与自己无关,而且也不重要。关於耶稣问门徒们的第二个问题:你们说我是谁?
在场参礼的有众多枢机、主教、司铎和5万名信友,以及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和政府总理及驻圣座外交使节。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也出席了礼仪。
村里有一个人去世了,她和其他教友骨干一起去念经。但是因那个家庭闹矛盾,死者的几个混混儿子拿着白布到她家里来闹腾,将孝布强行披在她子女的头上。
耶稣有能力把我们罪人转变成新人。玛达肋纳明白了这一点,她虽然身体健康,内心却有一块疮疤:她是一个罪妇。她直觉地意识到耶稣不仅能治好身体上的疾病,也能治好心灵的创伤,相信祂能够使她重新受造!
随着圣经学习、培训、听道及参与堂区服务的经历增长,渐渐对主耶稣这句话有了些许领悟,逐渐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主耶稣说这话时,是犹太教内的神职远离天主的爱与正义的时期,他们虚伪世俗的言行将信徒引向歧途。
教宗回顾了五年前在兰佩杜萨岛的日子,以及质问人类责任的问题:你兄弟在哪里?天主说,他的流血声音已经向我呼喊。教宗引用《玛窦福音》,强烈呼吁我们每个人负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