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8:21) 因着慈悲,天主许给亚巴郎如天上星辰般的后裔;因着慈悲,天主自为奴之地,拯救了以民;因着慈悲,天主派遣先知,在各种境遇中,鼓励安慰以民;更是因着慈悲,天主圣子自天降世,并向世人将天主的慈悲完全展现
祂是天主父向人类揭示祂那无限大爱的慈悲日子。祂是驱散恐惧与焦虑之黑暗的光明日子。祂是人们可以相会、对话,尤其是和好的和平日子。
学过四福音的人都知道:耶稣是天主子,为了救赎众生,从天而降,在世33年,受尽百般苦辱,生在马槽,死于十字架上,这是慈悲为怀的最好体验;当耶稣诞生在马槽中,只有几个贫穷的、被遗弃在社会边缘的牧羊人在寒风中过来庆贺
他是天主子,他比我们人更有能力,难道他就没有别的方法来拯救我们人类了吗?对于主耶稣选择去接受苦难和死亡,不仅我们不解,就是当时的宗徒们也很迷惑。
(希4:15)复活象征着生命的更新正如昔时天主从虚无中创造出这世界,如今他的复活是从死亡中创造出新生命来。耶稣的复活与整个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为扭转人类噩运的力量。
1892年在海门西门购地20亩建教堂(圣心堂),神父楼,圣心小学(今育才路小学),路南建女堂等房屋100多间,内设修女院,孤儿院,天神会,圣母山。街面房有圣心诊所,药房间,保休间等。
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信仰观,即按照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在圣神之内,谨遵耶稣的教导,为教会,为人灵服务,以光荣在天大父。
信仰生活恢复后,他第一个在家里公开念经;主日天,也把邻居们叫到家里念经。谁家老人病了,他骑自行车到处去请神父为老人行傅油圣事。那时全县只有两位神父,他决心在儿女中培养圣召。
孤独使我们对天主及别人开放,是天主将这同样的孤独放在大家心中。我们必须带着孤独一起生活,没有一个人能抛掉孤独而生活,这是明显易见的事实。
我们的祈祷不是要天主去改变世界,而是在信仰中学会交托,求主来安排一切,求主赐给我们力量去承受去担当天主要我们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