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奶奶蒙主宠召,回归天乡已六年有余。奶奶郭氏,圣名雅琴达,1922年生于一虔诚的世代教友家庭,其家族一直是圣召的摇篮胡庄的圣召来源之一。
喜欢“信德”,源于喜欢写作,又蒙编辑老师的厚爱时常得以刊登。但同时也喜欢信德丛书,因为那是所有写作爱好者学习的典范和灵修的根本。记得第一次写稿子被刊登时,收到了信德和几本书籍。
教会蒙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这「激发不断朝圣的态度,穿越生活中不同的荒野,经历各种对真理和正义饥渴的经验」,专心致志走向天国。
如果一个人健康、富有且幸福,就是蒙天主爱的标记。法焦利教授阐明:这种学説显然是异端或背离了正道,但它在一些新教教会中却非常重要,不仅在美国,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也如此。
今日亦然借着他建立的大公教会和与无伦比的七件圣事,在治愈世间所有信赖他的人,他透过告解圣事,不断地复活濒临于丧亡的灵魂,他临在于世界各地的每台感恩祭中,仍不断地宣告使人蒙福的天国喜讯。
死时有大罪但已痛悔蒙赦的人,或只有小罪和罪罚的人下炼狱,补赎做完以后才能升天堂。这是圣教会的一贯信仰。圣多玛斯说:炼狱的苦同地狱的没有什么区别,不过炼苦有头,地狱的苦没头罢了(永罚、永苦、永死)。
著有《中国数学科学札记》《满蒙语文典》、《中国文献纪略》《匈奴中国交涉史》,译作《华英通商事略》、《重学图说》《汽机发轫》《续几何原本》《数学启蒙》《代数学》等。
因此,我们蒙召把基督作为生活的中心:走出自己,在基督内寻找给我们止渴的水,同时克胜那导致我们患病和暴虐的诱惑,即自我参照的诱惑。
发生在耶稣身上的这麦粒的活力,也必须在做基督门徒的我们身上实现:我们蒙召在这个复活节丧失我们的生命,却接受一个更新和永恒的生命。怎样才算丧失你的生命呢?成为麦粒又意味着什么呢?
他是是团体在里蒙总部的院长。他说:「然而,第二步要是转变。我们不能在羞耻和责备中保持封闭。」「正如教宗曾说过,我们需要转变神父和平信徒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采取一种热情和负责任的说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