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天主教灵修很强调「接受天主的安排,做好今天的本份。」因今天我们碰到的人、事、物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天主「送来」锻炼我们效法基督,成圣获永生的机会。
教宗强调圣人的要理讲授不属于学院式闭门的神学,而是提供给教授要理的人一个可靠的系统依据。圣额我略以人为中心的神哲学思想特别精彩。
教宗强调:“耶稣特别热爱青年,他尊重青年的自由,可是他仍然孜孜不倦地提供给他们更高超的生活理想,提供给他们福音的新意和圣善行为的美好。今天,天主仍然在寻找年轻充满活力的心”。
教宗于是强调圣依拉略领受到的特恩,那就是他能够把信仰的坚定与做人的温良结合在一起。晚年时,圣依拉略又写了另一部著作《论圣咏》。
圣母的谢主曲强调以下的讯息:一、它传递的是喜乐和救赎的讯息:救主会把释放的好消息带给人类,同时指明要审判那些自私固执,不理会受苦之人的人。
教宗强调:“这些婴儿为能长得健壮,他们需要物质方面的照顾和关注,但为他们最需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却是认识、热爱天主,忠实地为天主服务,以获得永生。
教宗强调:“必须爱护儿童,帮助他们成长。我的话是向父母亲、也向政府机构说的。我在发出这项呼吁时,我想到的是世界各地的儿童,特别是那些最没有受到保护、遭受剥削、侮辱和侵犯的儿童。
在联合国和零地点,教宗没有明言谴责恐怖暴力行动,却强调尊重人权和人性尊严乃是建立一个公正与和平的世界的法宝。
如果我们的教育、社会的价值观乃至评断人的标准,都不断地强调名次、位阶与年收入,扣掉有幸能够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剩下的芸芸众生如何平衡人生本来就会有的不完美?如何接受饼干发到你时刚好没了?
也正因如此,耶稣非常强调“信从”和伦理生活的改变是获得此“生命”的不二法门。耶稣不是“唐僧”,他的肉也不是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可以使人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而这正是那群犹太人对耶稣言论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