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三钟经活动耶稣说过,众民族和每个人的历史都有一个终结,一个所要抵达的目标,那就是与上主的最终相遇。教宗方济各在11月18日的三钟经讲话中如此表示。大约3万名朝圣信友在场参加。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前天二月15日下午,罗马大修院庆祝主保「信心之母」瞻礼日的读经颂祷(LectioDivina)中,勉励修生们说:纵使经济与传播媒体是必须的,却有压制人的危险,不要受其势力制约。
梅瑟在山上祈祷,若苏厄在山下征战,表现出祈祷与行动的协同,反映「默观与行动结合」的生活方式(如本笃灵修传统中的oraetlabora——祈祷与工作)。
福传与教理之间的紧密关系是梵蒂冈新版教理指南的特色,它在相遇文化的光照下,强调初传与信仰陶成的结合。文件阐明,教会在当今世代面对两大挑战:数字文化和文化的全球化。为此,教理指南急需具备前述特色。
尽管我们也很辛苦,但与刘神父经年累月地为教会发展及牧灵工作的努力与付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他的确是令人称道的好牧人。这里条件异常艰苦,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冰天雪地,特别寒冷。
然而天主的荣耀与恩赐却彰显在这个平凡的家庭里,借此奇迹人们的生命有所改变。
在餐桌四周,主耶稣与十二门徒身着汉服,头盘发髻,或站或坐,表情不一、神态各异。
虽然参礼信友人数不多,但罗马教区的信友得以与他们的主教共庆这座城市的主保瞻礼日。
值得注意的是,教宗在首都革命广场主持弥撒圣祭,弥撒中将给5名初领圣体的孩童送圣体,这对古巴教会而言是一个希望与成长的标记。
盖斯勒神父也介绍了文件40个建议中一些重要建议和重要活动,例如:召集有关梵二文献的研讨会,举行促进基督信徒合一的大公性礼仪,努力传授要理,根据新编天主教要理重新编写要理教材,撰写有关信德的牧函,加强信仰与理性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