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6:33)梵蒂冈在司铎年出版了教宗的《司祭职沉思录》一书。本书是由梵蒂冈出版社社长,慈幼会会士若瑟·柯斯达神父负责编辑、整理和出版。下面是教宗在本书中的几个命题,并由柯斯达神父一一解释。
接著,贝尔格里奥向司铎弟兄献上感恩,因为他们尽忠职守;喜乐地生活;巩固圣职人员之间的弟兄情谊;在牧灵工作中作出坚忍不拔的见证;每天举行感恩祭,在修和圣事上既不严苛也不放纵,却以慈爱善待子民;热忱地向所有人宣讲耶稣基督的福音
1.堂区应该使耶稣“尽可能容易接近”感恩祭是教友生活的“源头和顶峰”,也是每个堂区的“源头和顶峰”。因此,堂区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使祂的子民与祂在一起。
每次在《主内真生命》的国际朝圣,东正教的弟兄姊妹特别喜欢参与天主教的弥撒圣祭。首先是语言的问题,我们的弥撒既可以用传统的拉丁文,又可以用现代的任何一种语文来庆祝,没有沟通的问题。
解成的《基督教在华传播系年(河北卷)》、刘献堂的《献县教区简史—庆祝教区成立150周年》等,只是资料汇编性的书籍。
想想那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为保护和救助中国军民而付出重大牺牲、甚至有些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战友、恩人。
白吉太说:现在探访所花的钱都是教友们的献仪,而往年,教友们都是拿自家的东西去看望,我真的很佩服他们。福音慢慢地改变着这些新教友和慕道者们,他们学会了信赖十字架上的那位真天主。
其胞姊朱纳秀姆姆——一位一生甘贫乐道,忠于信仰,默默奉献的献堂会老修女,冬日给我一杯热茶,夏日给我一杯冷饮,让我这个后生在异乡深深感受到了主内大家庭的温暖。
2011年8月5日,台湾新竹教区荣休刘献堂主教回家探亲,看到沧州的修女们为参加马拉松而辛苦训练,很是感动,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几百元捐献出来,作为献县东双坦诊所筹款的一部分。
牛清先生在发言时也对与进德公益展开的合作表示赞赏,愿意共同为孤残人士献一份爱心。此次捐献的两种轮椅中,一种名为多功能轮椅,是由牛先生亲手发明的,上面带有座便器,非常适合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