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信德”上的几篇关于婚姻问题的文章,我深有感触,浅谈一下我们村的婚姻问题。1、早婚早育。
网络福传组有4位青年教友,负责在南堂的网站上做文字福传。天主教小助手约有20位青年教友,负责做IT工作及网站建设与IT技术支持。南堂写作组有20多位男女教友。
编者按:本报2006年4月10日第十一期四版刊出一篇题为《选择》的文章,引起教友们的广泛关注!该文章提出了“基督徒周五守斋”与“帮助肝炎患者验血通过体检”的生活实例,作者提出了信仰生活中的困惑。
德日进神父(1881-1955)在生前发表大量科学性文章,去世后神哲学和灵修书藉开始问世,立刻受到普世的关注,译成多国语言,研究他的文章层出不穷,德日进成了战后世界的瑰宝。
本书的语言朴实流畅,文章篇幅不长,但篇篇都有点睛之笔,格言警句。这不是引用别人的,而是作者生活体验的结晶,是灵性生命感悟的精华。
沈亚红老师并不因此受到影响,她侃侃而谈,分享自己阅读“信德”各类题材的文章时的感受,鼓励与会的作者们多出好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信仰的美好。是的,作为作者,最大的欣慰莫过于与读者产生共鸣。
卢景荣(河北吴桥)好的通讯员应该勤于参加教会的活动,多接触、了解教友,并请主教、神父、修女提供新闻线索,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王崇喜(内蒙包头)这是我学习、充电、提升充实自己的好机会。
正在撰写这篇介绍霍牧风采的文章之时,从12月下旬以来陆续有数位神长病重,就先发了其中几位介绍高龄神长的文章。
今年3月13日的“信德”第6版,有一篇孔喜慎修女怀念妈妈的文章。文章中孔修女的妈妈对子女严格要求的做法,值得每位做父母的学习和借鉴。
被誉为童话大王的著名作家郑渊洁对此写下评论文章《现实版卖火柴小女孩锥心刺骨》被广泛转载:11月15日是中国人民永远记住的日子。贵州5名7至13岁的孩子为避寒躲在垃圾箱里点火取暖窒息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