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作者《缅怀平凡而伟大的牧者金鲁贤主教》一文,更多见“光来野声”的博客)
作者的生活照
作者阿维·梅洛神父在接受《梵蒂冈新闻网》专访时肯定了这一点。答:这正是天主子民与圣母的关系,虽然他们并不是经常省思自己所相信和所活出的事物,但他们把这些当作圣神的恩典而深深地生活出来。
*作者GiorgioMarengo是在阿尔拜赫雷服务的圣母神慰传教会会士(ConsolatamissionaryinArvaiheer)。
致希伯来书的作者找到了耶稣山园的忧苦中,怜悯之心的关键(希5:7)。把自己放在耶稣灵魂深处的一瞥上,他使用了圣咏第四十首来解释慈悲与怜悯。
旧约圣咏中,作者在祝祷或赞颂前后,加上阿门,是说明自己对祷文或颂词,具有确实的诚意。新约希腊文的阿门,只是希伯来文的音译。
白晋相信《易经》的作者为伏羲,而伏羲、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三位人文初祖。白晋认为,伏羲就是亚当(Adam)之孙埃诺克(Enoch),主张可用《易经》证明中国人与欧洲人同为上帝(天主)所造。
从这一意义讲,圣咏作者古老的表示:‘愚蠢的人说:天主不存在’仍切合实际。坎塔拉梅萨神父也进一步表示,杜绝科学至上却不该转而对科学不信任,或更糟糕的是抗拒科学。
而这部慈悲的福音、仁慈之书,到现在仍然由你我一起撰写……我们被召叫成为这部福音的作者。」主教续解释,就是透过我们的神、形哀矜来撰写,而仁慈堂四百多年来的工作,正是如此。
菲奥里托神父是位「优秀的导师,让学生认识许多出色的作者」,他对作品的诠释能「回应当下的不安、深层的躁动,激发有创意的新对策」。